logo
IPO询价时“乱报价”,券商、私募收监管警示函
===2024-3-26 17:25:02===
(event,hs_603270,金帝股份) href=/603270金帝股份(603270)等3单主板IPO询价过程中泄露报价信息,导致多个投资者报价高度一致,被予以监管警示。此次广发证券和上海红墙泰和基金因IPO询价中调研不规范、报价不合理被监管警告,或预示着近期对IPO规范定价的整治力度正在加码。  IPO定价市场亟需规范  据媒体报道,近两年来,IPO询价中机构投资者报价溢价过高、公司上市后跌破发行价的现象并不罕见。  注册制改革后,新股发行询价制度从创业板和科创板向全市场铺开。IPO定价是在询价路演之后,有网下询价资格的机构在询价日通过交易所的系统进行报价。报价不得高于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养老金和险资4类机构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同时需剔除10%高价。  询价制度下,新股的合理定价依赖市场的定价能力,由IPO承销商结合公司的估值、市场环境等确定推荐报价,并向潜在机构投资者进行路演,最终通过机构投资者给出的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买方市场下,有网下询价资格的机构为了获得新股购买资格,往往会协商报价,导致出现IPO网下询价报价高度一致的情况。“发行人什么质地不重要,不要做报价的离群者才重要。”  承销商与报价机构之间也存在博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婷教授等人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承销商之间可能存在合谋行为:与承销商有关联机构更有可能参与IPO询价过程,也更有可能提交更高的投标价格以推高发行价。询价机构不一定会因出高价而蒙受损失,因为在锁定期内承销商分析师的乐观预测会导致股价上涨。此外,线下配售的股票占公开募集全部股份较少,机构投资者可以获得的股票数量很少,这也限制了他们对IPO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合理估值的动力。  亦有业内人士透露,机构在IPO询价中刻意推高报价的情况确实存在,部分原因是为了帮助股东获取更多融资。
=*=*=*=*=*=
当前为第3/3页
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