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A股协议转让潮隐秘链条:私募频繁接盘暗藏“代持”玄机
===2024-12-16 16:53:21===
资金需求,通过向私募基金协议转让也有利于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前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便指出,协议转让是减持的一种形式,也是法规允许的一种形式。“协议转让之前比较少用,一方面是因为协议转让的量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受让方也还有继续减持的时间限制。当然,所有的转让都是双方利益平衡的结果,受让方也是判断风险收益可以匹配才会去接盘的。”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市场人士处获悉,部分私募机构接盘上市公司股份的过程中存在“代持”行为,市场需引起警惕。  “根据减持规则,大股东二级市场减持,每90天内不能超过 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而且每次减持需要事先发减持公告。但是持有 5%以上股东减持,在减持数低于5%后,减持就不需要再公告,也不存在不允许减持的窗口期。所以现在有很多私募机构成立产品,帮助大股东减持。”华南一家接近上市公司人士说道。  根据减持新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5%”,“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减持其所受让的股份”。  “按照减持新规的要求,新接盘的股东会先等待六个月,然后在3个月内减持到 5%以下,所以一般协议转让的股份会在 5%以上,却不会超过太多。但有一些交易中,股权并没有实际转移,而是协议‘代持’。这种操作主要模式是,前期私募机构会支付对应股权价值的 5-6成资金,大股东根据这部分资金支付利息。等到减持完成后,收益部分大股东分给私募机构10%~15%。”前述接近上市公司人士进一步补充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协议代持”过程中,私募机构扮演了“通道”的作用,但由于行为较为隐蔽,投资者难以甄别,此类交易亦存在一定的合规风险。  “减持新规”威慑力  上市公司股东之所以采取“协议代持”方式,与此前发布的史上最严“减持新规”有关。  今年年初,证监会“减持新规”,明确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二级市场减持与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分红情况挂钩,强化了减持约束。〈a class=singleStock target=_blank onmouseover=javascript:tip.createStockTips (event,hs_300033,同花顺) href=/300033同花顺(300033)iFinD显示,截至11月30日,A股共有2222
=*=*=*=*=*=
当前为第3/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