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永赢基金李文宾:穿透标的底层逻辑均衡价值和成长
===2024-12-27 8:04:08===
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5pt;}.TRS_Editor A{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5pt;}   近期,知名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李文宾迎来了自己加盟永赢基金后的首只新发产品。李文宾于今年初加盟永赢基金,现任公司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文宾分享了自己充分沉淀后的投资思考与理念迭代。   从实业到研究所再到公募机构,李文宾不仅对于企业运营管理有着更加直观的理解,并且练就了“剥开表象看本质”、辩证看待实体企业反馈信息的能力。身为一名“学习型”基金经理,李文宾正孜孜不倦地开启自己职业生涯的新一段旅程。   不断学习自我迭代   在加盟永赢基金的前半年里,李文宾卸下了管理组合的重担,却依然保持着忙碌的工作与学习节奏。秉持着以事实为基准的投资理念,他潜下心来补足之前欠缺的功课,无论是会计财务知识的新变化还是各类新兴行业的专业领域知识,他都有了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和整理。   “A股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一旦某个方法论被全市场认可之后,就会快速失效,超额收益也会随之消失。”李文宾表示,投资方法论需要不断迭代,而且国内的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基金经理更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理工科出身的李文宾对自己的要求是一定要穿透目标公司的底层逻辑后,才会考虑出手。“我只相信行业告诉我的事实,不做提前的假设,从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拿到的调研结果一定是最真实的情况,主观判断大概率会影响研究结果。”   李文宾将资本市场的“左侧”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行业基本面有望提升,资本市场领先于行业提前“埋伏”,等待基本面拐点的出现;另一种是市场预测行业跌不动了,基本面没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我一般选择第一种情况进行左侧布局,我觉得预测是没有逻辑推演基础的,虽然股价跌不动了,但基本面还有继续恶化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行业触底反弹是有迹可循的,包括订单、管理层表现等,所以一旦出现较好的机会,我可能会在赔率较好的阶段考虑参与。”李文宾表示。   注重确定性 追求动态均衡   作为行业知名的小众黑马股“猎手”,李文宾在选择成长股时回归成长的本源:“成长是来自公司未来3至5年收入、利润的持续改善,而非来自高杠杆、无效的兼并重组,我对成长股的要求就是未来的成长性能看得清楚,在此基础上才会谨慎地给出估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