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创星米磊:坚守技术信仰找寻颠覆性创新
===2025-1-22 7:58:02===
”问题。
多年以来,米磊在多个场合屡屡呼吁共建硬科技创业“雨林生态”。“我一直坚信,如果能为中国创业者创造出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中国创业者一定能做出世界级企业。”他说,世界经济的发展是由企业家驱动的,一个有使命感的硬科技投资人,应该说服LP(出资人,整合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共同支持创业者。
“打造一个像热带雨林一样的硬科技生态环境,创业者就能长成参天大树。”米磊说。
聚焦颠覆性创新
近两年,关于应用创新与技术创新、延续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的区别,创投圈讨论的如火如荼。归根到底,业界关心的是投资这门生意,未来的“饭碗”在哪里?
“查理·芒格此前说不投半导体,他认为重资产的回报比较低,但后来他后悔了。”米磊认为,对于许多传统投资人来说,硬科技前期的投资周期很长,短期投资回报率没有那么高,往往呈现的是指数增长的特征。比如半导体企业台积电,最开始一路亏损,但如今市值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要熬得过硬科技企业前期指数增长低于应用型企业线性增长的阶段,核心在于对科技创业规律的理解和认可。”他说。
究竟什么是颠覆性创新?
“如果芯片的尺寸,从几百纳米到几纳米,这属于延续性创新,但如果能够做出架构完全不同的量子芯片或光子芯片,这就是颠覆性创新。”米磊打个比方,性能如果只有50%的改良,只能算一般创新,而如果有10倍的改进,那就是颠覆性创新。
作为一名创业者,郭亮良坦言,做出颠覆性创新很难,其背后的产业链成熟度低、创业成本高,一定需要耐心资本才能培育出颠覆性创新,“如果想做出颠覆性创新,在同一赛道弯道超车很难,因为你和领先的人一同在跑,因此需要‘换道超车’”。
目前,引领下一个时代的技术浪潮已略有眉目,但关于未来的具体方向,不少人仍想找到更为确切的答案。
对此,米磊和郭亮良不约而同地从物理学第一性原理出发,他们认为,人类社会所有的产业,都离不开五大领域和相关技术,即物质、能量(源、信息、空间和生命。因此需要从这五大角度观察未来的社会发展方向和产业方向。
“比如能量,目前新能源的发展是典型的能量的进步,人类社会对能量密度的要求一定是越来越高的,未来可控核聚变、氢能是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米磊举例说。
=*=*=*=*=*=
当前为第3/3页
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