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资管巨头的2025年投资策略:布局基础设施、AI供应链与私募股权
===2025-3-10 9:17:28===
  对于全球最大的一些投资者而言,2025年注定是既可能带来巨额财富、也可能造成令人尴尬的损失的一年。在多场战争处于走向和平或升级的边缘、全球关税政策频出的情况下,Bloomberg采访了管理总资产达2万亿美元的机构高管,询问他们在未来一年的投资策略。这些受访者认为,房地产、人工智能(AI)供应链和私募股权领域存在机会。  以下是各机构高管在采访中给出的投资策略要点。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GIC管理着约8800亿美元的资产。这家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的首席投资官Jeffrey Jaensubhakij表示,该公司喜欢资本一直稀缺的部分市场。但他补充称:“不幸的是,随着今年市场回暖,投资者情绪普遍高涨导致资金流入众多领域,从而挤压了回报率。”   GIC首席执行官Lim Chow Kiat表示,欧洲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获利空间,因为在估值下降后,愿意进入市场的买家减少。他表示,一些投资主题年复一年仍然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他指出:“从项目和资产的供给端来看,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这表明,如果市场上出现更多可投资项目,投资者会愿意买入。   Lim Chow Kiat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投资者比这些资产的供应方准备得更充分,特别是那些棕地资产(brownfield assets),它们更适合金融投资者接管,并释放政府或其他所有者的资本。”他将能源基础设施列为主要投资目标,并表示:“因此,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基础设施将是我们持续投资的重点。”  华夏基金(China Asset Management):  华夏基金管理着约3560亿美元的资产。虽然许多投资者担心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战今年将进一步拖累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市场表现,但华夏基金全球资本投资首席投资官Richard Pan认为这反而带来了机会。   Richard Pan指出,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关税措施几乎没有影响中国的贸易顺差,而美国的芯片限制反而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发展。他表示,尽管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使投资者看好美股,但美股估值过高,而中国资产的估值接近历史低位,展现出“非常显著的投资价值”,尤其是在债券收益率较低的情况下。   Richard Pan表示:“考虑到所有的不确定性,我更愿意投资那些估值相对较低的市场。”他表示,理由是中国的股市市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