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阻力位变支撑位?洪灏最新判断:港股已突破压力位,这一趋势会自我强化,但短期或会面临一些阻力
===2025-3-11 20:33:11===
们看到,美股已经从最高点开始往下走。 中国经济周期的修复,或者说是中国市场周期的修复,已经开始了,各位也感受到了。 如果看一下港股今年的表现,恒生科技已经涨了30%多, 今年南下买港股的“北水”,在二月份的时候,已经累计超过了400亿美元。 在2024年全年,南下买港股的资金只是在1000亿美元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两个月干完了去年小半年的活。 这个趋势会愈演愈烈,在趋势形成之后,它会自我强化。 很明显,恒指已经突破了我们去年年底的目标价格。 在这样的技术突破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趋势的形成它会自我强化。 不仅仅是恒生科技板块,科技板块的效应会向外辐射,辐射到其他的消费板块。 比如说我们这两天看到的奶茶股票,它上市的时候冻结了一千多亿港币的资金。 想象一下,整个香港市场,如果在年份不好的时候,它每天成交额可能就800亿。 年头稍微好一点的时候,比如今年1月份开始回暖的时候,整个港股一天的成交量大概是2000多亿。 但是,一个奶茶股就冻结了1000多亿港币的资金。 在上市之后,这个股票表现得非常优异。 所以,这个辐射的效应,开始从科技的板块向外辐射,非常有意思。 今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除了中国的周期开始修复,美国的周期开始见顶回落—— 全球G2,两个最主要的经济体,他们的经济周期走势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相背离的局面,就是从去年四季度开始。 这一个趋势会越来越强化,越来越明显。 这是市场的变化。 但宏观格局的变化,我们还是要关注的。 就是说,市场价格修复很好,但是市场价格的波动先于宏观周期的波动。 宏观周期的波动,也就是我们说的基本面,它将如何产生变化? 这决定了我们这一次的行情可以走多高,可以走多远。 它决定了恒指会不会回到3万点,A股能不能突破4000点等等。 这些都是由基本面的改变决定的。 中国股市获得了 新资金流的回流 现在西方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大的诟病就是,我们中国人不消费。 中国的消费占GDP比重,是同等发达水平的国家里最低的。 基本上,中国的消费占GDP大概是40%左右。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世界分开来看,我们把它分成两组国家, 一组是生产者, 一组是消费者。 消费者就是美国G7这样的国家,生产者就是以中国为首的一系列新兴市场国家。 同时,我们可以把经常账户和GDP的比例,作为这一
=*=*=*=*=*=
当前为第3/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