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中国资产价值洼地 私募巨头积极南下扫货
===2025-3-18 6:25:29===
失,后续港股市场可能会从大幅折价逐渐转向平价,甚至会出现溢价。 宽远资产也称,由于中国本土科技公司推出了让全世界惊叹的现象级产品,外资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了重新认知,这个过程将伴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价值重估,而港股对外资的变化最为敏感,因此今年有望在全球资本的转向中实现估值的持续提升。 南向资金的持续加码,也是百亿级私募乐看港股后市的重要原因。 “南向资金将继续成为驱动港股上涨的重要力量。”某头部私募的投资人士表示,随着中国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行,以中债为锚的港股股债收益差愈发显著,内资流向港股的意愿越来越强,而海外流动性改善的趋势将在今年延续,也会成为推动港股向上的重要因素。 从数据来看,内地资金持续加码港股资产。 广发证券统计数据显示,3月10日,内地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港股的单日规模高达296.26亿港元,创港股通开通以来单日历史新高。与此同时,2月24日至28日南向资金日均交易额达1734.4亿港元,周度买入额也创历史新高。 青睐科技与医药板块 记者采访获悉,科技与医药板块是百亿级私募布局的重要方向。 “今年以来,科技前沿领域的自主创新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以恒生科技、恒生创新药为代表的资产有望迎来重估,港股创新药板块值得关注。”重阳投资基金经理寇志伟直言。 他进一步解释称,医药板块已经历了4年多的调整,机构持仓处于历史新低。而在这4年中,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叠加今年行业有望迎来政策上的一些利好,当前是投资创新药的好时机。“最懂行的跨国大药企已经用实际行动积极买入中国创新药资产,这有望带动全球资本市场对中国创新药企的关注和重估。”寇志说。 沪上某知名宏观策略私募创始人也称,港股科技股和创新药板块是今年的重点配置方向,目前公司已通过ETF布局了相关投资机会。 近期ETF规模的变动也充分反映了机构看好港股医药和科技板块的态度。 数据显示,2月场内净申购份额超过40亿份的ETF分别是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QDII-ETF)、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和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其中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QDII-ETF)2月净申购份额达50.3亿份。
=*=*=*=*=*=
当前为第2/2页
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