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之辩:科技创新重构市场生态
===2025-3-19 8:22:37===
,是否利用技术优势“割韭菜”?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之间如何平衡?
厘清量化投资、科技、市场、监管的边界,平衡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仅关乎量化投资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有助于维护市场公平、提高巿场有效性,甚至关乎筑牢国家金融安全防线。
“不是每个机构都能做出DeepSeek”
或许是同行之间的熟稔,一些头部量化私募机构对DeepSeek的“横空出世”,显得颇为平静。
“去年上半年,我们就接入了DeepSeek,主要用于办公,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做股票投资,DeepSeek作用有限。”杨林打开电脑说,量化投资用的是非常专精的小模型,输入的样本,即便是量价数据,对大模型而言,还是规模较小,差了好几个量级。
上海一家头部量化私募总经理陈勤(化名直言:“散户用大模型炒股可能更合适,一家专业投资机构如果连DeepSeek都做不过,还搞什么投资!”
对于幻方量化能孵化出DeepSeek,量化机构的头面人物大多表示钦佩,“量化私募搞‘副业’的不多,即便很有钱,也是做点股权投资,搞科研的极少”。
杨林、陈勤都认为,不是每个机构都能做出DeepSeek,主要是硬件资源有限,平时做证券投资,几百块GPU(显卡就足够。幻方量化眼光独特,入手早,在GPU价格便宜时,囤了许多。
“即使有足够的GPU,团队能不能做出来,也有偶然性。”在陈勤看来,大部分量化机构并不会主动去做像DeepSeek这样的开发。
陈勤说,投资与科研不一样。对科研来说,哪怕实验了很多次,花了很大精力,结果只优化了一点点,也是值得的,但搞投资要讲投入产出。更重要的是,科研需要有资金实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陈勤坦言,一家量化机构每年至少有10亿元的利润,才能做像开发DeepSeek这样的事。
公开信息显示,幻方量化早在2019年的资管规模就超过百亿元,2021年突破千亿元,近两年没有再新募资金。
“需要融资的企业很难纯粹,许多创业者背后是一把辛酸泪。”有过多年创业经历的陈勤有感而发,用自己的钱和用别人的钱是两回事,用自己的钱最高效,而且没人干扰。
不过,一些量化机构大佬们相信,随着积累的资本越来越多,会有更多的量化机构愿意去做一些策略之外的科技研究。
“用不合规不合法的方式才是割韭菜”
量化投资崛起后,“利用技术优势割散户韭菜”的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
“首先要定义什
=*=*=*=*=*=
当前为第2/6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