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博基金两年三次增资,基金业“空麻袋背米”时代渐行渐远
===2025-3-24 10:24:35===
亿元;施罗德基金从2.6亿元增资到5.03亿元;2024年4月展业的安联基金把注册资本一开始就垒高到3亿元,9个月后还是增资了3亿元。场地开支、人力开支、渠道开支,次新公募烧钱的地方太多。天眼查显示,富达和贝莱德的员工人数分别达125、102人,远多于同期成立的中资公募。尽管过去一年两家规模大增,去年年底分别有70亿、123亿元的规模,但外资的渠道溢价能力较弱,主动权益基金的尾佣(客户维护费)偏高,在45%-50%区间,收入有限。例如,贝莱德欣悦丰利,2024年上半年收管理费41.81万元,其中20.88万以客户维护费的形式支付给了代销渠道。不只是外资,中资公募也在密集增资。开年以来,便有超过6家中资公募公告增资。3月12日,国新国证基金公告,股东国新资本为公司增资2.1亿元,公司的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4.1亿元;3月11日,弘毅远方基金公告也获股东增资3000万元,公司注册资本升至3.8亿元。此外,年内增资的公募还包括: 新华基金(从2.18亿元增至6.28亿元)、红土创新基金(增加1.5亿元至5.5亿元)、湘财基金(从3亿元增至3.5亿元),去年刚展业的苏新基金增资方案已获董事会通过,拟增资1.5亿元。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十三条,公募基金公司成立时最低的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并且是实缴货币资本。不少公募选择贴水注资,例如联博基金、苏新基金等。不过十几年前“一次注资,公募成永动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责任编辑:李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
当前为第2/2页
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