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跑路”事件,续集来了
===2025-3-31 7:35:35===
上海金融法院的一则公告,将“杭州30亿量化私募跑路”事件再次拉回大众视野。 上海金融法院公告显示,北京华软新动力(300152)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华软新动力”)以侵权责任纠纷为由,将深圳汇盛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汇盛”)、杭州瑜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杭州瑜瑶”)、磐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简称“磐京投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泰证券”)以及国金道富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国金道富”)这5家机构诉至法庭,该诉讼案将于4月22日开庭。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原告的华软新动力近期新增了多条被执行人信息,足见这场私募“跑路”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责任纠纷。 华软新动力起诉多家机构 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华软新动力作为“杭州私募跑路案”原告,将深圳汇盛、杭州瑜瑶、磐京投资、华泰证券、国金道富5家机构起诉至法庭,案件缘由是侵权责任纠纷。据公告陈述,被告中的3家私募机构现已下落不明,因此法院依法向其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此案件将于2025年4月22日开庭。 在此次诉讼中,华软新动力提出三点诉求: 一是要求上述5家被告对华软新动力受托管理的“天安2号”基金本金损失中的1亿元的本金(暂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是请求法院判决上述5家被告赔偿华软新动力以1亿元为基数,按2023年1年期LPR利率3.45%计算的利息损失,计算日期自2023年11月3日起至其偿付基金本金损失之日止; 三是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各被告对因本案诉讼发生的诉讼费、保全费、保险费及其他相关费用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公开资料显示,华软新动力与5家机构的纠葛,可溯源至2023年。 2023年11月,华软新动力发布公告称,由于深圳汇盛的违约行为,其管理并投资至深圳汇盛的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出现兑付困难。 华软新动力发布公告后,多家上市公司也发布公告确认“踩雷”。比如,〈a class=singleStock
target=_blank onmouseover=javascript:tip.createStockTips
(event,hs_000795,英洛华)
href=/000795英洛华(000795)曾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通过国通信托购买了1.2亿元由杭州瑜瑶管理的私募基金产品,截至2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