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安盛基金李浩玄:AI天马行空投资需要常识
===2025-3-31 10:15:17===
有所不同。一是从上游算力端向下游应用端延伸。AI高速发展两年后,应用方向和商业模式渐渐清晰。尤其是在DeepSeek等模型大幅降低了推理成本后,进一步为应用的爆发铺平道路。二是从海外向国内转化。DeepSeek的横空出世明显缩短了国产模型和海外一线模型的代差。“市场对国内AI产业的发展信心大增。本次行情不再只是海外的单纯映射,而是基于本土商业模式和技术实力的逻辑闭环演绎。”李浩玄说。
更为重要的是,从景气度和确定性来看,AI创新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投资主线,已经十分明确。
李浩玄说,当下国内政策对AI乃至整个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空前。“我们已经清楚认识到了这一轮科技浪潮的重要性,AI作为新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各国已经形成了类似于‘军备竞赛’对AI支持的现状。这又与产业本身的发展形成了正反馈,即产业发展越快,政策越有信心,给予更多支持,从而继续激发产业加速发展,形成循环。”李浩玄这样研判AI产业的发展环境。
投资需要常识和路径
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李浩玄管理的浦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近一年以来的收益率已经超过90%。分析该基金的持仓,可以明显地看到李浩玄对于AI,特别是人形机器人投资的精准高效把握。
对于人形机器人,李浩玄的认知,与技术创新“同频共振”。
李浩玄讲到,关于AI产业,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马斯克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年需求量可能达到几亿甚至几十亿台,高于世界人口。”初听到这句话,他还觉得马斯克“大嘴放卫星”,或者是随口描绘非常遥远的科幻蓝图。“但我反复考虑,发现马斯克的判断并非天方夜谭。”李浩玄表示。
李浩玄对于人形机器人的理解,颇有独到之处。
在他看来,过去人形机器人只是玩具和摆设,最重要的原因是其缺乏对世界的理解,只是一具机械的骨架,没有商业价值。大模型的出现为人形机器人注入了“灵魂”,实现了泛化和通用功能的人形机器人的三大要素,即“理解指令,看懂世界,规划路径”。“一旦达到这一临界点,实体世界中的任何可执行动作都可以通过人形机器人来实现,包括工业生产、商业活动、日常服务的效率将迅速提升,同时成本会迅速降低。当然,看懂世界所依靠的常识模型尚未完备,规划路径的能力并未到完善的地步。”
李浩玄对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理解,紧抓“理解、常识、路径”三大核心。其实,这也是他抓住相关领域投资机会的三大核心要素。
李浩玄对于AI和人形机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