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净值屡创新高,广发杨冬团队的多策略制胜之道
===2025-4-1 20:55:05===
告里就写到,基于高分红股票基本面的量化打分,动态调整组合的持仓结构。
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基金经理分别提到“利用机器学习因子在红利股票池中挑选标的”“基于景气度因子和价量因子不断筛选被低估的红利品种”的选股方法。
从过往业绩看,广发稳健策略采用“主动+量化”的方式挑选红利主题股票,取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Wind统计显示,截至3月30日,这只基金从2024年1月4日起为杨冬所接管,自其任职以来共取得了30.48%的总回报。
这个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杨冬团队“主动+量化”的投资方法。
在大多数投资者的眼里,主动和量化是两座相望不相邻的大山,仿佛总有万千沟壑将两者区隔开来;
但对于从业超过18年、管理组合超过15年的杨冬来说,量化,是一种可以拓宽股票覆盖面、让策略更加多元的工具。
关于量化和主动投资各自的优势,杨冬在2024年4月的访谈中有深入的介绍,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在《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广发基金杨冬团队给出了多策略的答案》一文中了解。
在杨冬带领的团队中,两位研究员均是量化背景出身:一位是陈可,专注于基本面量化选股、擅长多策略融合;另一位是陈伟,专攻Alpha选股及AI算法与投资方向的结合。
主动+量化+AI
提升选股胜率
近两年,偏主观基本面研究出身的杨冬与专攻量化的研究员持续融入、相互促进:一方面,用量化手段来不断验证主动投资策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这也促使团队自身不断拓展“能力圈”,发现更多超额收益。
在杨冬看来,“主动+量化”的本质在于,主动投资是将自己过去的经验不断思考、归纳、提炼、内化,为下一批选股提升胜率;
而量化则可以辅助基金经理将选股的技巧“策略化”——对经验、想法以量化手段客观验证,检验其在市场中的有效性,从而把经验归纳成因子或者策略,再不断进行优化迭代。
本质上,无论是主动还是量化,想要达成的目的一致——皆是构建一个胜率较高的策略,只是两者手中所持“草木”不同,但最终都殊途同归。
而现在随着AI技术的兴起,应用业界最新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进行更为极致的股票规律挖掘,从而构建更有效的选股策略。
如今,杨冬团队已经构建起覆盖股票分析各维度信息的全流程AI框架,和他们储备的多因子主动增强方案形成互补;同时,助广发的算力平台快速进行迭代,以保持AI模型的竞争力。
而且,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这套AI框架应用了深度学习方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