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把脉二季度行情 继续看好人工智能主线
===2025-4-3 9:08:00===
(原标题:公募把脉二季度行情 继续看好人工智能主线)
进入4月,二季度行情徐徐展开。在当前科技热潮略有消退以及市场开始震荡回调的背景下,公募机构如何看待后市?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杜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从2021年大盘见顶到2024年见底,A股持续近3年震荡下行,大量中国资产价格进入低估区,放在全球都是具有性价比的优质资产。2024年9月政策转向后,行情迎来整体估值修复阶段。他表示,从估值低估到估值修复,中国市场逐步回到合理运行状态,资金对权益资产能够进行正常定价。处于生命周期向上阶段的公司,未来有望持续获得资本青睐,价格预计会持续创出新高。招商基金渠道财富管理部首席财富顾问邓和权表示,指数可能维持震荡,市场在等待关税事件落地和国内降准降息的催化。A股和港股从3月中旬后就开始陆续进入震荡调整,4月是美国关税政策落地的重要时间节点,也是一季报密集披露的窗口期,4月各主要指数可能延续震荡整固,一季报超预期的行业和板块有望得到市场资金青睐,可关注回调后的布局机会。对比历史上的产业趋势行情,鹏华基金表示,本轮科技产业趋势大方向明确,但现阶段业绩整体兑现度还不高。随着产业趋势不断落地,行情会逐步向更多领域扩散。当前科技板块的交易拥挤度与相对估值都升至相对高位,短期存在一定交易过热风险,但在流动性好、分歧度低的市场环境下,可以对拥挤度适度放宽标准。不过,恒生科技的分歧度明显加大,需要对此注意。杜猛认为,权益资产接下来的定价主要聚焦两个要素:一是中观层面的产业发展空间;二是公司层面的核心竞争力,这表现在研发投入、公司治理、技术壁垒、市场话语权、产品质量等各方面。也就是说,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公司内在质地和价值将会重新受到重视。从过去一段时间行情的演绎来看,在这种背景下,A股和港股的多个行业都呈现出了显著的赚钱效应,既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也有消费等领域。港股行情方面,摩根资产管理新兴市场和亚太股票投资专家沈娇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科技股资产上涨和情绪提振、估值回归等多个因素相关,但贡献度较大的是产业端变革。中国科技产业正在迎来“从0到1”的突破,DeepSeek通过压缩算力改善算法,做出中国版的大语言模型,逐渐形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