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道基金量化投资总监杨梦:迎接工具化浪潮 指数增强大有可为
===2025-4-25 18:14:39===
4月22日,蚂蚁基金发布一站式指数投资服务平台“指数+”,由包括博道基金在内的多家机构提供宽基指数增强产品,双方联合共建更丰富的工具与服务,以满足不同投资者长期配置需求。 参加活动的博道基金量化投资总监杨梦,就如何看待指数增强基金产品的发展机遇、指增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如何寻求差异化等诸多行业热点和痛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以下是杨梦的观点,分享给大家。 迎接工具化浪潮指数增强大有可为 Q1:我们都知道指数行业的第一轮爆发是场内ETF,场外的突破口在什么地方? 杨梦:当前资管行业,指数增强基金并不是一个小品类,如果把行业内公、私募的指增产品规模加起来也是万亿级别的赛道。但是,公募指增这么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却不为更多投资人所熟悉和运用,其背后核心痛点可能在于: 一方面客户对指数增强基金的方法论不够了解。相较于主动管理而言,公募指增背后的多因子模型、量化选股的方法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接受度还相对较低,大家认知度还不够。 另一方面,过去这么多年,公募指增产品的确创造了超额收益,但是超额的稳定性还不够强。虽然中长期来看,这类产品为投资者创造的价值在于超额收益,但是过程中的稳定性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包括申赎动作,从而最终导致投资者可能无法真正享受到全部超额收益。 当客户在对方法论并没有那么了解的情况下,如果过往有比较稳定超额的呈现,很多人其实也会认可;但是,要是对方法论也半信半疑,超额的波动性又感觉不太可控,这两项叠加在一起,再让客户了解这个基金品类的配置价值就难了。 所以我们作为管理人来讲,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好平衡,既要向客户讲明白方法论,又要有比较稳定的超额呈现。在包括蚂蚁平台在内的各方共同努力下,指增产品可能是未来比较大的一个趋势,也是我们能够去参与指数化投资大浪潮很好的一个方面。 Q2:ETF这块大家有一个认知,前期投入比较大,产品可能几百亿才形成影响,指增这块什么样的规模会认为比较好?公司重视程度是怎样的? 杨梦:指增规模的增长和ETF有比较大的不同,并不是营销上投入多少就会带来多大的规模,它更多还是靠团队的投入,把业绩做好、实力做强,慢慢被认知然后慢慢获得认可,最后规模长大这么一个过程。 第二个问题是重视程度,这个我感受比较深刻,我们是2018年从私募转过来做公募的,发行的首只公募产品就是量化策略,那几年还属于主动选股的行情,主动权
=*=*=*=*=*=
当前为第1/4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