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撤销、被暂停备案!监管剑指私募结构化发债乱象
===2025-4-28 18:53:23===
私募圈再“地震”。近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两则处罚决定书,剑指上海晋蓉和上海竹润两家债券私募赚取通道费等违规行为。上海晋蓉数罪并罚,被撤销私募牌照,上海竹润被暂停备案六个月。 两家机构均涉及城投债结构化发行中的不当牟利。今年年初,业内传闻多家涉及城投债结构化发行的知名债券私募被柳州市经侦带走调查,其中就包括上海润竹的实控人乐征楠和上海晋蓉的卢逸,两人目前状态不明。据财新报道,柳州当地经侦部门已以“操纵证券市场罪”立案,对部分私募实控人采取了强制措施。4月28日,银柿财经多次致电两家私募,均无人接听。 近年来,监管对债券私募违规操作频频重拳出击,过去多年积累大量腐败的城投结构化发债成为查处重灾区。此次中基协罕见披露私募机构参与结构化发债的全链条违规事实并予以严惩,也意味着债市“拆弹”行动已进入深水区。 两家私募遭重罚 中基协4月25日披露的对上海晋蓉的处罚决定书显示,上海晋蓉在2022年多次与第三方公司签署债券融资顾问协议,多次向投资公司、开发公司提供“债券融资咨询服务”并收取单笔693万元、400万元等高额服务费;通过管理的私募基金如“晋蓉荣耀5号”“晋蓉荣耀38号”协议为某资本投资公司提供债券融资服务,多次参与认购相关债券超3亿元,并向债券发行方收取合计526万元服务费,但投资者与发行方无关联关系。 业内人士向银柿财经表示,此类“咨询费”实为结构化发债中的返费行为,即通过第三方通道向发行方收取隐性利益,变相抬高融资成本;参与认购债券涉嫌自融或通道业务。 此外,公司还存在高管挂名、信披缺失等多项不合规行为,部分违规行为如高管挂名持续多年,且信息变更拖延近3年未完成。基于上述违规事实,撤销其私募管理人登记。 4月18日披露的对上海竹润的处罚决定书显示,上海竹润2021年利用其管理的私募基金产品借助某开发集团发行债券,并收取多笔咨询费;与某投资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购买指定债券。基于此,对上海竹润公开谴责,并暂停受理其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六个月。 早在2024年3月,上海竹润就因按照他人指令购买债券、上海晋蓉因按照他人指令购买债券及委托无资质机构募集资金,双双被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值得注意的是,中基协此次披露的处罚决定书下达时间为2025年1月,与年初业内一则“知名债券私募实控人被带走”传闻时间线重合。据财新此前消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