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公募重磅改革启动,券商等代销机构迎新考验!
===2025-5-11 22:01:10===
公募基金行业重大变革正式启动,作为整个生态中的重要一环,98家券商在内的代销机构也将面临深刻转型。近日,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首次提出将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牌照申请等方面优先考虑分类评价结果靠前的机构。有券商非银分析师认为,这一举措将机构与投资者的真实收益绑定,对代销渠道的考核从“销量导向”转为“投资者盈利占比导向”。再叠加呼之欲出的公募基金销售费率改革,业内人士认为,代销机构应该加快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型。此外,随着《方案》的出台,权益类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规模或将扩张。而从市场格局看,相较其他类型代销机构,券商在这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代销机构亦要以投资者盈利为导向针对公募基金行业“经营理念有偏差、功能发挥不充分、发展结构不均衡、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痛点,《方案》通过25条举措深刻重塑公募基金行业生态。其中,渠道端方面,《方案》提出,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首发产品保有规模及占比、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定投业务规模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这是首次对代销机构提出细化的分类评价机制。按照证监会3月披露的最新名录,公募基金销售机构共有394家,涵盖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期货公司、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等。不过,从实际来看,基金公司销售子公司仅有7家,商业银行(135家)、证券公司(98家)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94家)基本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从2024年下半年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数据可以直观感受到。数据显示,代销百强榜主要包括56家证券公司、23家银行、16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3家基金销售子公司和2家保险。在此次重大改革中,《方案》提出,对分类评价结果靠前的基金销售机构,在产品准入、牌照申请、创新业务等方面依法优先考虑。此外,《方案》还督促基金销售机构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保有投资者盈亏情况的考核权重。中信建投证券非银分析师赵然认为,投资者盈亏这一指标贯穿《方案》始终,而投资者实际盈亏取决于产品收益和非理性投资行为带来的损失两方面,前者由市场和基金公司的资产配置决定,后者由渠道推动下的客户投资行为决定。而为了提升投资者实际回报,“所见即所得”,弥合投资者账户收益和产品收益间的偏差,仅靠资产端“业绩赛马”是无法满足的,在提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