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兴银基金:坚守行业本源,探索差异化发展新机遇
===2025-5-12 10:03:39===


近期,证监会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直指公募基金行业核心矛盾,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重塑公募基金行业价值链条,重构公募基金行业生态体系,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一、直指行业核心矛盾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至今累积的问题,反映出从“规模崇拜”到“价值缺失”的深层矛盾。1、利益错位与投资者信任危机。传统固定费率模式下,过去几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的矛盾日益尖锐,这种“旱涝保收”模式削弱了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功能,投资者获得感缺失之下带来的是信任危机。2、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传统权益、固收等主流产品线设计趋同,大量产品在投资范围、风险收益特征上高度重叠,导致市场陷入低效的价格竞争与规模内卷,也削弱了资源配置效率。3、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尚未充分释放。资金流向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错配,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支持、核心技术攻关等长期性需求覆盖不足。4、短期考核机制下的策略漂移。基金经理的短期业绩排名压力导致投资行为异化,风格漂移、高换手等问题频发。二、行业价值链重塑过程中的变革《方案》强化“投资者利益优先”,深层意义在于推动行业从“流量思维”转向“质量思维”。这一过程将伴随行业价值链的重塑,行业也将进行刀刃向内的多重变革。1、费率变革:从“躺赢”到“共担”的利益绑定。《方案》指出:“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浮动费率机制将管理费与业绩基准挂钩,超额收益可上浮费率,跑输基准则需下调。这一机制将倒逼行业机构转型为“价值共创者”,与投资者形成命运共同体。2、考核变革:长周期视角下的考核。《方案》要求对基金投资收益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将投资者盈亏及占比、业绩比较基准对比、权益类基金占比、投研能力评价情况等纳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