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机构风险偏好不降反升 4月近千只产品创净值新高
===2025-5-13 2:10:55===
言,避险已不再是首要任务,当务之急是把握资产重新配置的契机。“聪明的资金已经开始行动,纷纷流入中国资产,当下正是投资者明确看多、做多A股和港股的黄金时机。” 伴随产品备案数量的明显增长,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加大了市场调研力度。数据显示,4月共有118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调研了639只个股,合计调研频次达7647次,较3月增长达117.68%。其中,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最受青睐,成为机构眼中的“香饽饽”。 在上月调研活跃度前十的私募机构中,各私募机构的调研频次均达到59次以上。其中,盘京投资与和谐汇一资产作为仅有的两家跻身前十的百亿私募,分别完成了64次、62次调研。此外,高毅资产、敦和资管、慎知资产、星石投资、淡水泉、睿郡资产、合远基金等百亿私募的调研频次也都超过了30次。 私募风险偏好有所上升 在A股市场仍处震荡的背景下,不少私募基金的风险偏好反而进一步上升。他们认为,当下的股市正处于新一轮质变的前夜,中国核心科技资产的估值重估进程仍未完成。 清和泉投资认为,在出口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国内政策将更为积极,流动性环境也将保持宽松,因此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小。从市场整体估值角度看,全A的估值为18x,2010年以来的分位数为57%;风险溢价(ERP)为4.0%,处于历史90%的相对高位。整体来看,市场的估值处于历史中枢附近,应更加注重结构性机会。 上海保银私募基金认为,当前美元面临信用危机,全球投资者对美国政策的不信任程度不断加深,可能会选择减持美元资产。若政策矛盾持续,美元作为全球金融体系定价锚的地位将进一步松动。而美股估值接近历史均值,若继续上行需依赖关税谈判突破或通胀超预期回落,但目前政策和基本面的不确定性都很高。相比而言,A股则处于“下有托底、上有瓶颈”状态。汇金公司发挥了类“平准基金”的作用,有效抑制了股市的下行风险。同时,宏观经济向好迹象进一步增强,将推动A股实现向上突破。 康曼德资本认为,中国经济的韧性在关税战的相持过程中不断显现,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也将进一步释放,同时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也在不断取得突破,这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保持稳定和活力。 展望后市,望正资产认为,中国核心科技资产的估值重估进程仍未完成,人工智能(AI)对收入的拉动才刚刚开始体现,宏观修复后,盈利也有上调潜力。“当前,估值合理偏低、竞争格局和股东回报较为优质、盈利增长也有潜力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