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明确规范私募基金市场发展!聚焦私募基金犯罪、与投资者纠纷等
===2025-5-15 23:28:04===
司法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迎来纲领性文件。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多项内容提及私募基金。例如,研究制定私募基金犯罪指导意见;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和刑事手段依法打击管理人背信失范行为;依法稳慎办理与私募基金风险化解有关的案件。有业内人士指出,保护投资者,需要从立法到执行全方位落地,当前资本市场处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提升合法合规性和监管针对性,是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 依法规范私募基金市场发展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并指出,《指导意见》是司法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件,有针对性地完善司法政策和裁判规则,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审判监管质效,是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强化司法与行政协同,全方位助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投资者保护、市场参与人规范、司法行政协同及组织实施保障共五个方面,提出了严格公正执法司法、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23条意见,相关内容多次提及私募基金。 其中,在聚焦司法规则完善,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法治化水平方面提到,研究制定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私募基金犯罪指导意见,严惩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背信犯罪,以及私募基金管理人员挪用侵占基金财产、为亲友非法牟利等犯罪行为。推动刑事打击、民事追责、行政处罚有机衔接,以“零容忍”态度切实震慑资本市场违法违规犯罪行为。 同时,在依法规范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组织和行为方面,《指导意见》提到,对多层嵌套、交易链条长、参与主体多的基金、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复杂金融产品,要在查明资金流向、合同安排、底层资产等案件事实基础上,准确认定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及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根据行为性质和监管强度,依法认定规避监管、输送利益、私募类产品公募化等违规行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努力做到“看得清、判得准”。 此外,《指导意见》还明确表示,依法规范私募基金市场发展。依法审理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纠纷案件,在查明产品推介、合同签订、资金募集、登记备案、投资管理、信息披露、清算退出、损失确定等案件基本事实的基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