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逆周期布局的思考与探索
===2025-5-29 23:35:05===
钱的公司和产品,才能赢得长期的发展,否则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多次“潮水退去”后,抗周期能力已经成为基金公司的共同追求。当市场低位、销售艰难时,逆向而行,通过持之以恒的宣讲输出去播种,提升未来投资者盈利的概率;当市场人声鼎沸时,保持克制与审慎,这条难而正确的逆周期布局道路,是基金公司真正获得抗周期能力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认为的逆周期布局的必要性。   二、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的探索首先是尽力保持“克制”。   公司总经理谢卫在接受采访时说:“在烈火烹油的市场中,可能大家都很乐观,但我们是专业投资机构,我们是管产品的人,知道这个产品大概率能不能做好,当我们自己都比较担忧、觉得不太好做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些克制。”   考虑到公募基金负债端的波动性,深度研究与大规模管理天然是有冲突的,强调深度研究,规模必然会受到限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时候做出一些取舍,恪守在能力圈的范围内。   所以我们始终把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的增长置于投资业绩的约束之下,通过限售(新发设立募集上限、限量(持营限规模、限额(布局限只数等措施追求规模的有序增长,努力做好产品业绩,提升投资者体验。在限售方面,经历2019年的市场整体亮眼表现后,2020年开始主动权益基金迎来井喷式发展,而我司旗下发行的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在2020年设立了募集上限。在限量方面,公司每一位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都由其自主决策,公司上下有共同的认知,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与投资能力和投资框架保持匹配,是主动权益投资选手的好品质之一。我们相信基金经理最清楚自己的策略容量和操作难度,所以当基金经理提出需要限购,公司会最大范围地尊重并执行,因此旗下绩优基金的规模往往是呈现阶梯式抬升的,每一层阶梯的跨越都是给予基金经理充分的时间适应规模、拓展能力圈而实现。以主动权益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统计,管理规模前五的基金经理人均规模为202亿元,而我司管理规模前五的基金经理人均规模为122亿元。在限额方面,我们希望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在精不在多”。“启系列”是公司给新晋基金经理安排的第一只新发基金,寓意“开启”新的投资管理生涯;“瑞系列”是公司给已有较长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设立的带封闭期或持有期的新发基金。同样以主动权益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统计,管理规模前五的基金经理人均管理8只基金,我司管理规模前五的基金经理,人均管理4只基金。(资料来源:根据季报数据披露
=*=*=*=*=*=
当前为第2/6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