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策略热度不减!港股红利ETF成资金布局重点
===2025-6-14 9:19:58===
利率环境下尤为吸引人,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第二是估值较低。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的市盈率(TTM)仅6倍多,低于恒生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的估值。这种低估值水平使得港股红利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第三是抗风险能力强。港股红利指数在2025年4月全球市场系统性回调阶段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例如,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PE(TTM)为9.61,PB(LF)为0.79,较恒生指数存在约15%的估值差,且PB持续低于1,属于估值洼地。红利投资进入价值重估阶段在红利ETF热度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港股红利资产正因多重利好因素重新获得市场关注。政策扶持、估值优势与南向资金流入共同作用,为港股红利板块提供了坚实支撑。多家基金公司指出,港股红利资产正处于配置窗口期,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华泰柏瑞基金表示,当前来看,港股的韧性表现或有望延续。中信证券在近期研报中表示,港股市场的吸引力在系统性提升,一是资产供给结构和质量在持续提高,二是流动性在海外资金回流的背景下趋势性改善。此外,在优质企业选择两地上市的发展趋势下,一大批优质高股息公司已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估值层面,港股红利板块的性价比依旧显著。近年来,港股相对于A股的折价虽有所收敛,但仍然存在。目前沪港AH溢价指数为140.5点。从高股息和低估值两方面来看,港股红利资产或都是相对投资价值较优的选择。从更长周期的视角来看,华泰柏瑞基金指出,伴随低利率环境的持续加码趋势,港股红利资产拥有支撑其韧性表现的长期逻辑。路博迈基金则表示,政策面、基本面与资金面三重利好正推动港股红利投资价值重估。一方面,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来出台多项港股支持政策,包括下调印花税、优化交易机制等,旨在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吸引力。政策推动下,市场有望进一步聚焦港股央企红利。另一方面,港股红利指数中的高分红央企具有稳定的盈利分红机制,形成“类债券”的固收属性。这些央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市场代表性。从估值视角看,港股红利指数中的许多成分股同时在A股上市,但相对于A股处于折价状态。这种折价优势为投资者提供了额外的价值,增强了港股红利资产的吸引力。资金面上,随着港股市场的回暖,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为港股红利资产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2025年,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已达6187亿港元,显示出市场对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