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近一年业绩异军突起,细拆这只基金的前瞻布局能力
===2025-7-16 13:44:44===
突兀地上涨,而从2024年就已经显露迹象。 综合衡量隐含回报率 三步筛选创新药并侧重港股 从2021年以来,医药板块可以说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低迷期, 而能在这波创新药行情到来之前提前布局,事实上考验的是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和选股能力。 郑宁的投资框架,其实始终如一。 对于不同赛道、不同公司,郑宁的判断标准都是一致的,就是进行风险收益比比较,综合衡量实现未来自由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和DCF下的隐含回报率。 具体到方法上,他将投资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每个月对医药整体的基本面、估值面、资金面、政策面做打分,判断目前点位处在历史周期中的哪个位置,这决定了仓位; 其次,对子行业做同样比较,找到综合打分比较高的子行业; 同时,个股隐含回报率表也会透露出哪些子行业隐含回报率高,这些子行业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业; 最后,对重点关注的子行业个股做DCF测算,结合胜率和赔率决定个股仓位。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郑宁在2年前筛选出了创新药并且开始重仓。 以郑宁管理时间最长的中银创新医疗为例,他在该基金2022年三季报中写道: “分子行业看,医药创新的投资性价比相对较高,包括创新药、自主可控等; 因此在三季度加大了对医药创新的配置、降低了对医药消费、医药制造的配置。 分市场看,港股医药的投资性价比相对较高,尤其是Biotech公司, 因此在三季度加大了对港股医药的配置,降低了对A股医药的配置。” 事实上,追溯郑宁从2022年7月开始管理的中银创新医疗基金,其持仓在当年三季度发生了较大变化。 基金大幅增加了港股的配置,前十大重仓中有9只个股为新进,其中6只为港股上市公司,不乏现在已成长起来的创新药企业。 提前布局这些公司给基金带来了一定收益,使得基金多少能抵御住前些年的医药低迷期。 三端共振,报表兑现 部分细分子行业有大机会 郑宁将投资创新药的逻辑总结为八个字:三端共振,报表兑现。 创新药和前几年主题投资的阶段已经不同,不再是用PPT讲故事的阶段,而是在财务报表上有了显著的变化。 其次,需求端、供给端和支付端出现了三端共振。 最近几年,国家对创新药的鼓励政策对产业发展尤为重要,比如全产业链支持国产创新药等文件,不仅加快了创新药的审批速度,还打通了创新药商业化放量的渠道,可以实现利润反哺更大研发投入。 Biotech的收入在高速增长,而费用的规模效应
=*=*=*=*=*=
当前为第2/5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