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服务定价机制提升流动性质量ETF做市这笔账该怎么算
===2025-7-21 10:46:30===
ETF的蓬勃发展势头已无需赘言。《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明确,大力发展各类场内外指数基金,持续丰富符合国家战略和发展导向的主题投资股票指数基金。
流动性管理是ETF及其背后的基金管理人核心能力之一。在ETF市场,以券商为主的做市制度,为ETF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流动性服务支撑。不过,随着国内ETF的蓬勃发展,业内对于优化和完善ETF做市制度,有着更多的期待。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就ETF做市制度,采访调研了多家公募基金、券商机构、私募基金等行业主体。机构普遍表示,做市制度为国内ETF市场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ETF做市的生态也越来越完善。但是,目前国内ETF流动性管理方面,还普遍存在着做市主体较为单一、做市费用负担较重、流动性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机构建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持续优化完善ETF做市制度。第一是在现行以券商做市为主的制度下,优化券商做市资金的业绩考核制度,体现其在活跃市场、提供流动性方面的价值,由此同步压降基金公司的做市费用负担;第二是探索拓宽ETF做市参与主体,打通其资金来源和盈利模式方面的堵点,引导更多专业机构参与ETF做市,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服务,提高流动性质量,降低投资者买卖ETF的交易成本。
流动性管理至关重要
当前,指数化投资已成为境内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趋势,ETF是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ETF行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ETF数量达到1033只,总规模达到3.7万亿元;沪市共挂牌ETF607只,规模合计2.7万亿元。
进入2025年,ETF的发展势头不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今年以来成立的ETF数量以及首发募集规模均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股票型ETF、债券型ETF的首发募集规模分别超过900亿元、500亿元。与此同时,ETF上报及发行热潮持续火爆。
流动性管理是ETF基金的生命线。上交所网站在简介ETF基金时就表示:ETF是一种跟踪“标的指数”变化、且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投资人可以如买卖股票一样简单地去买卖“标的指数”的ETF,可以获得与该指数基本相同的报酬率。而要实现这样的便利化条件,ETF的流
=*=*=*=*=*=
当前为第1/5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