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体躺赚”到“精英游戏”公募打新策略“豹变”
===2025-8-4 10:10:44===
7月2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正式发布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博时基金、大成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等21家机构入围。据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今年以来,伴随网下配售系列新规和“白名单”制度的出台,公募基金的打新策略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打新热回来了,但打新策略已经完全不同了。”某公募基金资深人士表示,今年以来,随着A股打新赚钱效应回归,公募基金参与网下配售热度显著提升。但是,随着市场和监管环境变化,公募机构打新策略经历了从“集体躺赚”到“优中选优”,再到“精英游戏”的二次进化。
据了解,当前,类似通道业务的狭义打新基金已逐渐被市场淘汰,打新策略主要作为公募产品收益增厚的方法之一。监管新规对机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中小基金几乎退出了打新市场,头部公募成为主流玩家。
公募打新策略重回公众视野
“从2024年10月前后,随着市场活跃度上升,公募发现打新又可以赚钱了,沉寂已久的公募打新策略重回公众视野。”上述公募基金资深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上市新股共100只,首日收盘破发的仅有1只。2024年9月以来,红四方、长联科技、强邦新材等多只个股上市首日涨幅较大,打新“大肉签”频出,拉动2024全年新股首日收盘价平均涨幅超250%。2025年前7个月,A股59只新股首日收盘“零”破发,上市首日收盘价平均涨幅为236%。丰厚的打新收益,吸引来了大量资金参与,导致网下申购中签率大幅下降,今年前7个月的平均网下申购配售比例(0.0191%仅为2023全年数据(0.3658%的零头。
公募基金参与新股网下配售的热情显著回归。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今年以来已有超过3530只公募产品获得新股配售,获配金额约54亿元;2024年同期分别为3100余只和41亿元。从2024年9月至2025年7月,公募基金每月获得新股网下配售的产品数量从2200余只增至接近3200只,每月公募基金获配新股金额从3.8亿元增至14.8亿元。
在刚刚发布的公募基金二季报中,不少产品提及上半年打新的收益贡献,以及下半年计划通过打新增厚收益的策略。其中,不乏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增强型产品计划通过科创板和创业板打新获取超额收益。
例如,万家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二季报显示:“后续投资运作继续坚持以量
=*=*=*=*=*=
当前为第1/5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