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同泰基金现实版“如此包装”空壳产品浑水摸鱼表演起死回生术
===2025-8-8 7:53:54===
  一只规模接近于零、濒临清盘的“空壳基金”,却因为机构大额赎回,意外获得单日68.73%的净值暴涨。基金公司对此非但不明确回应,反而浑水摸鱼高调营销,误导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蜂拥而至。“翻倍基”的外壳下,该基金在二季度押注单一赛道。   二季度,该基金规模暴增上万倍,成功摆脱清盘危机。基金公司罔顾事实宣传误导投资者,并以浓厚的赛道标签进行包装,成功实现“保壳”。这显然与《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的以投资者为本,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加强透明度建设等要求背道而驰。   “翻倍基”名不副实   翻开今年以来的公募基金涨幅榜,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堪称“显眼的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只基金以翻倍的涨幅占据了各大数据平台榜首的位置。   但这只“翻倍基”显然名不副实,其耀眼的业绩“不走寻常路”,故事要从2025年3月31日说起。   当日主要股指表现平淡无奇,而同泰产业升级混合的净值暴涨68.73%。根据基金一季报数据,这只基金遭遇大额赎回0.76亿份,当期资产变动率-100.00%,期末净资产仅剩下不足1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壳基金”。结合这只基金2024年的年报,截至2024年底,机构持有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0.76亿份,占总份额约100%,而且这些份额全部由单一投资者持有。   由此可以断定,3月31日净值暴涨是由于机构投资者大额赎回产生的赎回费计入基金资产所导致。赎回费依据投资者持有时长,部分计入基金资产,当基金产品出现持有人巨额赎回,且剩余的基金份额很少时,就会出现净值暴涨的情形。   次日,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公告恢复个人投资者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此前在2022年4月,该基金已对个人投资者“闭门谢客”。根据相关规定,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50%的产品,不得向个人投资者公开发售。但是在机构撤退后,或因为“封印”解除,这只产品得以向个人投资者打开大门。   显然,非投资因素导致的净值异常波动并不能代表基金真实投资业绩或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   随后,大量基民涌入基金评论区,纷纷询问净值暴涨究竟是何缘由。对于投资者的疑惑,同泰基金在近两个月后终于做出回应,但这份含糊不清的说明,依旧未直接解释净值暴涨的真实原因,而是颇有“浑水摸鱼”的味道。5月26日,同泰基金发布《关于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基金2025年1季度运作情
=*=*=*=*=*=
当前为第1/4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