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灵均投资蔡枚杰、马志宇:以“晴天修屋顶”心态做好投研与治理
===2025-8-11 9:55:26===
有谁是不可替代的。”   从创始团队特质来看,两位创始人的个性和管理风格非常互补:蔡枚杰热情果敢、直言不讳,管理风格偏重实效;马志宇则理性严谨,更在意逻辑、结果和制度的确定性。   但二人的沟通模式和解决分歧的路径都十分清晰:将“是否有效”作为判断标准,围绕“把公司做好”这一愿景,在坦诚沟通中寻找共识,最终指向最有效的问题解决路径。   全面提升合规风控与系统升级能力   回顾这一年多以来的发展,蔡枚杰表示,公司在文化管理、投研迭代等方面都做出了切实改变。   在她看来,无论公司治理还是投研业绩,都要秉承着“晴天修屋顶”的思维,预判风险、补齐短板。一方面把风控、合规和业绩当作生命线,进行彻底且系统的重构,用系统化治理筑牢根基。另一方面,在客户服务与渠道合作上走出差异化路径,期望在未来推出更具突破性的服务模式。   在投研体系迭代方面,灵均投资重点强化了合规风控建设和系统能力升级。首先,公司实现了风控规则的全流程内置化。将基于证券法、各类监管细则及交易所指引量化而来的风控参数完全嵌入所有涉及交易执行的策略设计中,确保策略从设计源头就符合合规要求。具体而言,包括需要限制的交易行为、需要规避的价格区间等关键要素,都被转化为明确的参数指标,使策略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自动遵循合规要求,有效避免了人为干预可能带来的风险漏洞。   其次,交易系统建立了严格的风控硬约束机制。公司不仅在策略层面设置参数控制,还在整个交易系统中内置了全维度的风控规则,构建起“策略+系统”的双重防线。具体而言,包括对涨跌停板报单的限制、大额交易的拆分规则等关键环节,都通过系统硬性设定,确保所有交易指令都在合规范围内执行。   最后,公司实施了对全部交易行为的集约化监控。灵均投资将所有产品纳入统一的风险管理框架,改变了以往按单一产品监控风险的模式。通过跨产品的风险汇总分析,既能够防范单一产品交易对市场可能造成的不当影响,又可以从全局角度把控合规风险,高度契合当前监管部门对“机构整体责任”的要求。   马志宇介绍,灵均投资的整个投资流程表现为“数据—因子—模型—组合生成”。在组合生成阶段,公司会整合预测模型、风险模型和交易成本模型这三个关键模块,最终通过优化器输出具体持仓。从产品线来看,灵均投资旗下不同指增产品在预测模型和交易成本模型方面采用统一框架,但会根据不同产品的具体定位调整风险模型的参数配置。   马志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