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21班”基金成绩单向好“上涨却遭赎回”怪圈有望破解
===2025-8-15 8:09:11===
荣管理的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鲍无可管理的景顺长城价值驱动一年持有的任职总回报率都在40%以上;周海栋此前管理的华商甄选回报A任职总回报率超60%,目前该基金的单位净值接近翻倍。   “赛道基”赎回压力仍存   随着这批市场高点发行的主动权益基金收益陆续回“正”,记者调研了解到,不少产品的确面临着大额赎回的考验,尤其是当基金单位净值回到1元附近的时候,赎回行为开始集中爆发。   赎回迹象在今年披露的季报中已有体现。例如,嘉实港股优势成立于2021年1月,在前几年权益市场单边调整的情况下,该基金单位净值一度跌至0.7元以下。今年以来,该基金凭借对港股医药、黄金板块的重仓,单位净值在二季度重回水位线以上,实现了正收益。但同时可以看到,二季度该基金份额由64.34亿份大幅降至49.44亿份,持有人净赎回近15亿份,为该基金成立以来单季度最高水平。   成立于2021年6月的鹏华创新升级由医药基金经理金笑非管理,搭乘今年创新药行情的东风,该基金在二季度正式实现收益回“正”,单位净值不仅回到了水位线以上,并且继续向好,最新单位净值为1.41元。然而二季度该产品的份额规模几乎减半,由5.8亿份降至3.07亿份。   同样是拥抱创新药行情,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今年以来的净值接近翻倍,但也摆脱不了收益回“正”后被赎回的命运。今年二季度,该基金的单位净值站稳在水位线上,目前单位净值已经来到了1.67元。然而该基金二季度净赎回近3亿份,赎回比例超35%,二季度末的基金份额达到历史最低水平5.46亿份。   华创证券策略团队统计,当前净赎回压力显著的基金持仓集中于新能源、白酒、医药等板块,与2019年至2021年发行的“赛道基”较为吻合。对于主动偏股基金而言,若从此前持续亏损的状态回到单位净值1元以上后,基金赎回比例都会出现明显提升,本质上是投资者因长期亏损记忆产生的“损失厌恶”心理。   走出负循环   虽然老产品收益回“正”后整体面临赎回压力,但在今年活跃的市场行情下,以新浮动费率基金为代表的主动权益新品募资端开始回暖。   截至8月13日,今年以来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合计首发规模超600亿元,其中20只产品首发规模均超10亿元,大成洞察优势、华商致远回报、东方红核心价值、富国均衡投资等首发规模都在20亿元左右。   兴业证券策略团队统计发现,从资金端看,7月传统费率的主动权益基金产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