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指数投资变阵:“由宽到细”精准化趋势显现
===2025-8-28 8:33:29===
指数上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指数基金,形成“指数上涨-资金流入-股票上涨”的良性循环。   截至8月25日,境内市场ETF规模突破5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以来,ETF投资呈现出由宽基指数产品向细分指数产品流动的趋势。其中,与港股互联网、港股创新药、证券公司、通信设备等细分领域指数相关的ETF尤其受到投资者追捧。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主题、行业、策略、风格指数ETF产品(含跨境8月以来获得资金净流入合计超过860亿元,同期规模指数ETF产品(含跨境的资金净流出合计超过400亿元。   其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8月以来净流入超过100亿元、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净流入超过70亿元,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净流入超过60亿元。此外,与通信设备、机器人、稀土、细分化工、科创芯片、创业板人工智能等相关指数挂钩的ETF产品也获得资金的追捧。   “目前指数投资风格发生变化,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希望通过聚焦更精准的细分赛道获取更大收益弹性。”市场人士分析称。   警惕AI赛道波动加剧   “当前,寒武纪已经成为A股人工智能(AI板块的锚。”有券商研究员这样认为。但在持续大涨后,这一赛道目前是否过度拥挤,已成为当前投资者颇为关注的问题。   多位机构人士认为,AI板块领涨是政策、技术与需求共振的结果,其长期投资价值仍存,但短期需警惕估值泡沫与资金博弈风险。   中金基金权益部负责人许忠海表示:“节奏上,近期AI板块,特别是细分的算力领域内部呈现海外链与国产链交替领涨的轮动格局。海外链由订单和资本支出预期主导,国产链则受政策催化、供应链安全与新品上市驱动。目前,算力领域发展处于良性阶段,但交易端需要注意快速上涨后的波动风险,需谨慎操作。”   “AI投资范式已从单纯的硬件堆叠升级到‘模型升级-需求爆发-数据反哺-模型再升级’的新维度。云厂商与下游场景的深度绑定以及生态扩张,正在共同抬升产业的天花板。”许忠海认为,“本轮行情在底层逻辑、筹码结构和市场定位上不同于以往,如相关龙头企业业绩持续兑现,高估值有望被高增长所消化。”   宏利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孟杰认为,选股时要始终以业绩兑现为核心出发点,下一阶段AI投资的重心还是会围绕业绩兑现和竞争格局这两个核心因素。重点要关注订单能见度高、技术壁垒扎实、能实实在在
=*=*=*=*=*=
当前为第3/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