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时间的玫瑰探究公募长期主义密码
===2025-8-29 8:12:56===
年5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投资者为本,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联合中国证券报,特别策划“公募基金长期主义”系列报道,从公募基金投研、销售与持有人三个维度,深入探讨如何践行长期主义。我们期待,通过这一系列报道,推动行业进一步凝聚共识,公募基金的高质量发展,绝非仅仅是行业规模扩张,而是专业、信任与责任的深度融合。唯有坚守长期主义,行业才能真正成为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压舱石,投资者财富管理的可靠伙伴。
在公募基金行业,有一群深耕行业超十年的基金经理,他们以稳健的业绩和穿越牛熊的投资能力,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压舱石”。他们所代表的,不仅是出色的长期业绩,更是一种基于长期主义的投研文化与深厚积淀。
他们的这份坚守,依托的是一整套体系化、平台化的投研生态系统:从自主培养的人才梯队,到高度协同的投研平台;从三年甚至五年维度的考核机制,到与持有人利益深度绑定的激励设计。这些看似平常却至关重要的制度,都在无声地回答如何让投资远离短视与浮躁,如何让价值的种子在时间土壤中静待花开。
这些投资老将与背后的制度共同诠释了长期主义不仅是一种投资策略,更是一种组织架构能力,一种文化信仰。
公募常青树:“双十”基金经理穿越周期
截至2025年7月底,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在职基金经理已突破4000人,投研团队近1.1万人,这两项数据仍在稳步增长。在这支庞大的投资军团中,真正能穿越牛熊、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常青树”,尤为珍贵。他们正以十年为刻度,书写着属于公募行业的时间奇迹——从业超10年,年化回报超10%。而他们的存在,正是长期主义在资本市场最生动的注脚。
价值派:坚守“物超所值”。他们堪称“市场中的考古学家”,擅长挖掘被低估的资产,重视企业的内在价值与安全边际,偏好在传统行业、金融地产、公用事业等领域布局,秉持价值投资的理念。鹏华基金伍旋始终坚持“用好价格买好公司”的投资哲学,认为低估值是获取长期确定性回报、降低投资风险的关键。他强调安全边际,坚信“跌得少比涨得多更重要”,在回撤控制与收益非对称性之间构建稳健的投资框架。
成长派:聚焦“未来之星”。他们致力于投资高增长、高潜力的行业与企业,他们对景气变化敏感,重点布局科技、医药、新能源、消费升级等板块。以易方达基
=*=*=*=*=*=
当前为第2/5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