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基金扎堆“换脸” 转型资金集中流向ETF
===2025-8-29 8:13:00===
场外基民的资金正在借助产品的转型加速流入场内ETF。8月以来,又有7只基金集中转型成ETF联接基金,包括指数、指增、QDII基金,且不乏成立不足3个月即转型的产品。业内人士表示,随着ETF规模突破5万亿元大关,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而场外基金转型为ETF联接基金,既能扩大相关ETF的规模,提升产品优势,也能拓宽ETF的客群,引导更多场外资金进入场内投资。场外产品集中转型8月26日,万家基金发布公告称,将万家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变更为万家中证800自由现金流ETF联接,修订后的合同8月27日起生效。资料显示,万家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今年7月31日成立时的规模为16.42亿元,至今尚未“足月”。转型后,该基金投资于万家中证800自由现金流ETF的比例将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若按成立时的规模计算,将有逾14亿元的场外资金流入这只ETF。8月15日起,成立于7月28日的富国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发起式,也变更为富国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此外,还有部分ETF联接基金由指增、QDII基金转型而来,比如华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发起式联接、嘉实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等。“许多产品的成立初衷,就是为了等待公司推出ETF后,转型成ETF联接基金,这点合同里是写明的。”有业内人士表示,场外资金借由基金转型流入场内ETF已经变得常态化。以南方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为例,其基金合同中曾提到,若将来推出以中证机器人指数(及其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更)为标的指数的ETF,其有权决定将南方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调整为该ETF的联接基金。公告显示,南方中证机器人ETF于7月24日成立,南方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便从8月13日起变更为南方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做大ETF整体规模近些年来,ETF已经成为资金入市的重要工具,普及度持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ETF规模已超过5万亿元;主要投资于ETF的ETF联接基金,二季度末规模接近8000亿元,且7月以来新成立的ETF联接基金(含转型基金)数量过百,多只产品规模超10亿元。“最近多只基金集中转型为ETF联接基金,主要是出于规模扩张的需求:一方面,部分创新型指数基金为了获得先发优势,会先发场外基金,再将之转型;另一方面,指数基金转型为ETF联接基金后,可将产品规模合并,进而做大ETF整体规模。”利得研究院人士说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