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下一个风口:多资产配置FOF
===2025-9-1 11:13:05===
2025年8月18日,上证指数盘中突破2021年2月18日曾触及的3731.69点高点,创出自2015年8月20日之后的近10年新高,市场再度迎来人声鼎沸之时。然而,很多人想象不到,在一个权益资产涨势极速狂飙的时节,公募FOF竟然在今年呈现数倍、乃至数十倍的规模增长态势。持营和新发爆款迭出,深受投资者青睐。毕竟,任何对单一资产的简单押注都难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哪怕是资本市场的“高手”,在单一资产的走势面前也常常力有不逮:没有人愿意被它下一刻可能到来的回撤伤透心。潮起潮落,花开有时。基金公司多年来努力将得天独厚的多资产稳健型FOF推给大众。而今,这一努力逐步开花结果。毫无意外,由华安基金陆靖昶、杨志远共同执掌的华安盈瑞稳健优选6个月持有期FOF,成为其中“最亮眼的崽”。受益于多资产配置的策略优势,该产品在渠道和投资者中颇受欢迎,今年以来规模涨势显著,截至6月末已成为公募FOF领域规模最大的绩优单品。这只产品凭何亮眼,又如何在低波之上实现可持续收益?解答了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就能理解多资产配置FOF为何能重新进入大家的视野。重回舞台中央从2017年首只公募FOF发行,到2021年短暂爆发,再到此后数年逐渐沉寂和退潮,直至如今重回舞台中央,短短7年间,我国公募FOF行业从无到有,满纸间已充盈着关于高潮和低谷的墨迹。爆发也好,落寞也罢,一个行业的叙事,向来离不开历史机缘的交织。2021年的FOF大发展,恰逢资管新规落地,保本银行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刚兑不再有,但居民稳健的理财需求却并未退潮。于是,有着相似收益特征的稳健型FOF被推到大众视线,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了理财替代的历史使命。一时间,该类产品迅速揽获大量拥趸。然而,此后数年间,宏观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的复杂多变,让不少公募FOF业绩承压,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和市场热度逐渐减弱,行业的尴尬期随之到来。穷则变。在行业阵痛期中,一些基金公司开始蓄力,除了优化投资组合,加强对基金的研究和选择,做好风险控制,提升整体业绩表现;还尝试创新产品设计,发行具有差异化和创新性的多资产FOF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由于市场认可度还
=*=*=*=*=*=
当前为第1/5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