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工银瑞信如何以全维布局把握硬科技机遇
===2025-9-3 13:08:13===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形机器人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技术突破。2025年4月,《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白皮书》发布,系统性地从多个维度剖析了产业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路径,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随后,2025年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 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吸引了200多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参展,全面展现了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这一系列动态不仅凸显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也预示着其将在未来科技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多行业、多学科的“集合体”,其发展高度依赖AI技术的持续突破。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演进以及人形机器人向更高智能化水平迈进,整个产业链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产业链投资机会:从技术突破到“黑马”捕获2025年被业界称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从技术层面看,仿生材料的应用提升了人机交互的自然度,高精度传感器的普及使机器人能够精准感知周围环境,多模态AI算法的进步则赋予了机器人强大的环境理解与决策能力。机器人成果的不断应用也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概念”迈向“商业化落地”。从量产层面来看,规模化生产成本的下降成为量产加速的驱动力,头部企业通过模块化设计、供应链优化与自动化产线建设,不断摊薄单机成本。行业预计,2025年机器人领域出货量有望突破10万台,产业正式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技术突破与量产进程中释放着诸多积极信号,也让全产业链迎来了广阔的投资机遇。在产业链上下游中,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丝杠等高价值量环节投资潜力巨大;中游的整机厂商里,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和商业闭环,且拥有自主应用场景的企业备受关注,发展前景被市场广泛看好;下游应用端同样蕴含着无限商机,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已涵盖展览展示、科研教育、工业制造、医疗康养等多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下游应用端有望成为产业链中增长较快的环节之一。伴随人形机器人量产进程的
=*=*=*=*=*=
当前为第1/5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