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私募参与A股定增“尝甜头”: 豪掷近40亿元 整体浮盈超35%
===2025-9-15 7:48:09===
益驱动因素浮出水面  随着A股定增市场持续活跃,定增策略的收益来源成为业内关注焦点。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分析认为:“定增策略的收益,主要包括定增发行价相比市值的折扣、市场整体贝塔以及定增个股超越市场的阿尔法。”  折价优势是定增投资的核心吸引力。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定增市场的折扣优势相当明显,不少项目发行价较市价有10%左右的折让,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天然的安全垫。  市场整体回暖为定增投资提供了贝塔收益。“在市场走出强势行情的前提下,定增具有折扣安全垫的优势更为显著。”谢小勇表示,2020年以来,尽管市场有所起伏,但A股定增投资的整体胜率仍高于50%。另外,随着近两年再融资审核趋严,定增项目整体质量有所提升,定增市场的调整也筛选掉了“一些赚快钱的策略”。  个股选择是投资者阿尔法收益的关键。李春瑜认为:“不少私募机构在项目筛选、议价能力、流程效率等方面专业能力突出,更容易把握定增机会。”  上海某股票私募的基金经理表示,该机构今年参与了某基础化工个股的定增,尽管获配金额不大,但目前的浮盈比例已超过100%。该私募人士表示:“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这家公司在细分领域具有一定技术壁垒,且行业正处于景气度上升期。定增折价为投资提供了安全边际,而行业复苏则带来了超额收益。”  此外,私募机构在投资偏好上具有鲜明特征。据了解,今年以来私募机构参与的定增项目主要集中在TMT、化工、医药、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这些板块多受益于“涨价预期”,或处于“政策扶持”的产业周期中。  私募投资策略各具特色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不同规模的私募机构在定增策略上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例如,小规模私募多采取“押注式”操作,多家规模在5亿元以下的小型私募,仍然拿出超5000万元的资金,敢于在单只个股的定增项目上“下重注”。相比之下,大中型私募更注重风险控制。  对此,李春瑜分析称,小私募敢于重仓押注,追求高弹性;大私募则通过分散投资多个项目控制风险,将定增作为组合配置的一部分。  私募机构的决策机制和风控机制也是关键环节。谢小勇表示:“私募机构具有快速决策的相对优势。2020年2月,当时的定增新规落地后,我们在当年4月就快速决策并参与了一个定增项目,最终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收益。”  此外,私募的资金配置灵活性也是其一大优势。据了解,私募可以通过自营、产品、专户等多种模式参与定增;在投资模式上,从单一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