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东方红资产管理江琦:把握科技成长变化创新药已是长周期行情
===2025-9-15 8:28:15===
东西。”那些日复一日看似枯燥的案头工作和调研工作,无形之中淬炼出她对行业拐点的嗅觉。   翻阅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的过往持仓报告,中药、器械、创新药等多个细分领域标的都曾出现在重仓股名单中。看似分散的持仓背后,是她应对医药行业复杂周期的核心武器——组合思维。“医药细分领域的政策周期很明显,比如2010年-2011年的化学药、2011年-2014年的器械、2015年的互联网医疗和基因细胞治疗、2019年-2021年的CXO消费医疗等。”她解释说,“组合不是轮动,而是在不同阶段,依据政策支持力度与行业增速,调整子行业配比。”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建多元化组合的过程中,为了更精准地捕捉细分领域的贝塔因素,江琦建立了一套独特的行业分类方式,首先将医药分为18个子行业,然后进一步对高成长领域基于成长性和科技创新性进行二次细分。   政策为舵,增速为帆,是江琦筛选细分领域的两大铁律。政策层面,她锚定国家战略重心变化轨迹,重点关注受益的细分领域。比如,当2023年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出炉之际,政策系数便压倒性地高于集采风险尚存的医疗器械。增速层面,江琦认为,20%的年复合增长率是一项重要指标。   此外,江琦还会依据整体市场环境对细分领域进行调整。比如,当市场情绪较为疲软时候,她会对“确定性”有更多需求。届时,估值较低、现金流充沛、处于经营拐点的企业会更容易受到她的青睐,因为这类企业更具备“深度价值”——抗风险能力强、增速边际提升、自身反转明确。   “我更愿意去挖掘处在周期底部的行业机遇。”江琦说,只要企业运营扎实、无重大瑕疵,即使行业暂时承压,也值得深入研究。这种“偏左侧”的交易偏好,源于她对医药科技成长本质的坚信——低谷期的潜心研究,终将在行业复苏时转化为更好的爆发力。   用严苛标准衡量企业价值   江琦拒绝“一刀切”的估值方式:“不同类型的公司,必须用适合它的尺子去丈量。”江琦表示,低估值公司看PE与安全边际;利润上升期的公司,要看PEG;对于无利润的公司,需要紧盯边际变化,如收入放量速度等;创新药估值又是另一套体系——核心是产品全球竞争力与变现潜力。   她为创新药企业估值划出了几大关键维度。首先,看其研发药物的全球排位,全球首创最优、全球前三是价值核心。其次,看其战略合作,研发管线最好是与跨国巨头进行了重大战略合作(BD,有了这方面的背书,其研发管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