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基金李冷:投资者服务需注重互动、个性化和情感连接
===2025-9-18 19:09:31===
编者按: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行动方案》指导下,基金公司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对普通投资者有何影响和意义?针对上述问题,邀请了长盛基金多位相关管理人员,他们将分别围绕公募行业费率改革,投资者陪伴模式的创新,平台化、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的建设,公募考核体系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国内公募产品类型及未来产品方向,践行信义责任、建设完善合规风控体系等核心问题,分享观点和思考。本文为系列访谈之二。
中证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一直是公募行业的核心痛点之一。公募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广大投资者获得感的全面提升,而这个课题与投资者服务与陪伴工作息息相关。针对投资者服务与陪伴的相关话题,记者与长盛基金总经理助理、零售业务中心总经理李冷进行了访谈。
:中国证监会2025年发布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谈到了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请问对于国内公募基金行业来说,强调投资者服务及陪伴模式的创新有何深意?常规的投资者陪伴模式又是怎么的?
李冷:证监会发布的《行动方案》重点强调了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我们理解,投资者服务及陪伴模式的创新是题中应有之义,大背景就是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从“卖产品”向“做服务”转型。与之相应的是,投资者服务与陪伴要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从“产品中心”转向“客户中心”,从“信息传递”转向“情绪管理与行为引导”。
:如何看待传统的投资者服务与陪伴模式?
李冷:传统模式包括信息披露、客服热线、投教陪伴、线下活动等。这些方式虽然内容信息量不少,但比较单向和标准化、同质化,缺乏针对性和互动性。另外,线下活动服务成本高、覆盖范围有限。
:创新陪伴模式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哪些新的内涵?在实践中,无论形式还是内容的创新都有哪些?
李冷:创新模式更注重互动、个性化和情感连接。内涵上可能包括三大类:其一,内容形式的创新。比如,从图文到视频与直播——利用短视频平台,由专业团队以更轻松、直观的形式解读市场、分享投资理念;利用音频平台制作深度对话栏目,为投资者提供“伴随式”内容。
其二,技术与数据驱动的创新。基于客户持仓、投资行为、风险偏好数据,生成个性化的资产分析报告,而非推送通用内容,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
其三,陪伴场景与心理建设的创新。从售后到全程,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