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财通基金沈犁:在景气与价值中找寻平衡
===2025-9-22 9:13:09===
  在活跃的市场中斩获正收益并非难事,但在持续震荡的A股市场连续多个年份实现稳健回报,则是对投资能力的真正考验。财通基金的基金经理沈犁自2021年1月接管财通新视野混合以来,该基金在2021年至2024年均实现了完整会计年度正收益。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已超66%。另外,在沈犁管理的4只权益产品中,有3只均实现了近一年净值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沈犁的持仓中,半导体、周期、高端制造等成长风格突出的板块占比不低,但基金净值走势却呈现出平稳的上行态势。   其中,隐藏着沈犁独特的投资平衡术——他拒绝被“成长”或“价值”的标签束缚,在产业趋势与安全边际的交叉地带,力图于成长中找寻更具韧性的标的,于价值中探寻更具弹性的空间。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沈犁系统阐释了这一策略内核,并分享了对当前市场的深度思考。      用看消费的眼光看成长   面对市场上主流的投资策略分类,沈犁的定位显得有些不同。他将主流策略归纳为三类:左侧深度价值、右侧主题趋势以及介于两者之间偏向周期和景气研究型的主流策略。他自己选择的则是一条非典型路径:“这更像是价值区间里偏成长的一端,或是成长范畴里偏价值的领域。”   这种定位的核心在于“双重规避”——既规避对短期景气的过度追逐,也规避对静态低估值的机械依赖。“市场上很多所谓的成长投资,本质是周期博弈。大家寻找的是下一个季度能爆发的爆款,而不是企业自身的持续成长能力。”沈犁以电子行业为例解释,“当研究员用消费股的眼光审视科技股,寻找的是像消费大白马那样数年持续增长的公司,而不是赌下季度业绩翻倍的标的,就会发现不少被低估的机会。”   这种策略的实施依赖“两层筛选机制”。在自上而下层面,他要求行业景气“不下行即可”,不苛求业绩立刻兑现,但必须规避周期下行领域。在自下而上层面,聚焦几大核心要素,如企业盈利空间的确定性、成长延续性、风险收益比等。在采访时,他以某半导体企业为例:“这类公司处于前期资产投入阶段,尽管当下的利润数据并不漂亮,但现金流稳健,产能扩张明确。如果以五年维度来看,其成为行业龙头的确定性较高,从当前估值来看,可能是被错杀了。”   策略的独特性也有天然的优劣势。“在市场下行和震荡阶段,我们能不断低吸高抛,但在单边上行阶段,可能跑不赢激进的选手。”沈犁坦言,这种偏左侧的方法需要较强的定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