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和投资吕杰勇:用时间筑牢阿尔法护城河
===2025-9-22 10:12:14===
从事量化的投资者之一。
2015年,中国量化行业一度站上小高峰,随即遭遇市场骤冷。那些早期依赖小盘股策略快速崛起的机构,仿佛被抽走了主心骨,或停摆,或倒闭。吕杰勇却带着对中国经济韧性的笃定,以及对量化策略本土价值的坚信,逆势出发。
2018年,投资热情再度冷却,不确定性笼罩着A股市场。就在这一年——平方和投资却交出了两位数的正收益成绩单。业界开始关注平方和投资,量化基金由此为公众所熟知。这一年,也成为了后来行业规模突破万亿元的起点。
量化投资史上的每次危局,实则暗涌着机遇——危中藏机,循环往复,恰是行业成长的底色。“每逢危局,我们不是消极观望,而是咬紧牙关应对,靠‘优势策略+严谨风控’双轮往前冲,总能在风浪里找到自己的航道。”吕杰勇表示,经历过危机的淬炼,也许才能百战成金。
变与不变:策略框架不断迭代
如果说危机淬炼了定力,那么策略的不断进化,则奠定了长青的根基。十年以来,伴随市场周期更迭,平方和投资始终坚持同一策略框架,不断迭代,历久弥新。策略体系历经多轮市场检验,持续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回报。
在因子研究上,公司早期主要依靠量价因子,随着市场演进,逐渐拓展至基本面、分析师预期、另类数据等维度,涵盖日内多频段预测。研究团队不仅要求因子在样本内有效,更严格执行样本外检验与多指标综合评估,以避免过度拟合。
在组合优化上,平方和投资经历了“线性模型-机器学习主导的非线性模型”的演进。“我们通过持续提升算力与底层技术支持效率,实现了从‘简单拼装’到‘智能焊接’的飞跃。”吕杰勇表示。
在风险管理上,平方和投资逐步升级至行业、风险因子、交易比例限制等多维度风控体系;补充黑名单机制规避事件型风险。在交易执行上,公司自建了Bsim系统,通过高频时序预测优化执行,显著降低了冲击成本。
吕杰勇透露,公司今年算力同比提升约2.3倍,自研的Bsim系统已实现“分秒间即可验证一个因子想法”的高效能,支撑研究员日均完成上千次回测。以时间筑牢的根基与技术驱动的效率,共同构成了公司稳健前行的底气。
今年以来,平方和投资的超额回报显著,并在小微盘风格波动中展现了较强的防御性。对于超额收益的持续性,吕杰勇信心十足:“目前我们主要采用中低频策略,因子覆盖全面,信号预测周期相对较长,这使得我们的策略容量上限较高。当前公司管理规模在百亿元左右,处于规模效应最佳的阶段。我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