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重磅发声!公募费改落地、私募风险整治、券商职责压实等成关键词
===2025-9-22 22:48:28===
私募已注销,其中451家为主动注销,332家被协会注销,同期,还有67家因12个月无在管注销,3家私募依公告注销。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十四五”资本市场的改革成效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通过长周期与投资收益挂钩的举措,促进公募高质量发展。私募基金的改革发展则主要在风险处置层面,通过清除部分存在风险的私募,防范资本市场潜在风险。此外,“十四五”期间还建立了一整套的多层次保护投资者的制度,使得投资者权益得到进一步保护。整体来看,整个“十四五”期间,金融资本市场的改革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会上,吴清还表示,“十四五”期间,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推动出台了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申报即担责、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等硬性监管要求。 据吴清介绍,近年来,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600518)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紫晶存储案、泽达易盛案分别赔付投资者10.9亿元和2.8亿元,一批标志性案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地,提升了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质效。 在上述标志性案件中,中介机构也难逃追责。例如,2023年4月,紫晶存储因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2023年5月,〈a class=singleStock
target=_blank onmouseover=javascript:tip.createStockTips
(event,hs_601066,中信建投)
href=/601066中信建投(601066)证券等中介机构共同出资设立紫晶存储事件先行赔付专项基金。多位项目保荐代表人同步被“点名”,部分责任人更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另外,数据显示,近一年来,还有76张监管函直指券商或旗下员工在首发保荐中出现的违规问题。 杨海平认为,“十四五”期间,券商方面的重点改革成果集中在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对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的进一步压实,以强监管关注中介机构责任履职情况。 在强化监管与投资者保护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中国资本市场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吴清表示,“十四五”期间全面取消行业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沪深港通、沪伦通、基金互认等互联互通机制。“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