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华商基金总经理王小刚:锻造主动管理价值守护投资者至上初心
===2025-9-25 11:32:43===
市公司,而主动管理机构的价值发现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通过专业研究,主动管理机构能够将资源配置到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转型趋势的产业和公司中,助力完成经济转型的全过程。   人才培养与投研建设:平台筑基,文化引领   “华商基金在主动管理方面的能力优势,依靠的是从公司成立到现在不同阶段的管理者和不同时代特点的基金经理共同积累和传承下来的。”王小刚表示,这背后,既有优秀人才的推动作用,也离不开有效的投研平台和制度。   做好主动管理,内部人才梯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如果主动管理是华商基金的生命线,那么投研人才就是生命线的源头活水。截至2024年末,华商基金投研团队规模达65人,平均从业年限近8年,其中从业年限达10年以上的资深基金经理17人。通过“内生培养+外部引进”的双轨机制,公司构建了梯队有序、传承有序的人才体系,为长期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做好主动管理,要以“深度研究”夯实投研根基。为了把根扎得更深,华商基金搭建了一条“研究员-中级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的透明阶梯,并配套清晰的成长路径。一名优秀的研究员,不仅要有能力去发现好的标的,还要持续输出可转化为收益的有效推荐。在“深度研究驱动投资”的理念支持下,要求基金经理与研究员深入到上市公司的上中下游去做产业调研,而不是闭门造车。   做好主动管理,除了有“源头活水”,还要有让其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平台。《行动方案》强调,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华商基金一直着手自建“华商金海螺”投研平台,辅助投研一体化工作,把历史上散落的路演记录、调研纪要、组合推荐、净值曲线全部数据化。“我们希望每一任基金经理的α,都能沉淀为华商基金可复用的β。”王小刚表示。   做好主动管理,“硬平台”之外,华商基金同样看重“软文化”——积极沟通、乐于共享。华商基金高度重视投研人员的沟通机制,通过搭建内部投研平台,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信息实时共享,缩短“研究-投资”转化链条。定期的投研交流会,使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之间、基金经理与基金经理之间都能够更加高效地共同讨论投资策略,增强双方在投研活动中的理解和协作,有效促进策略优化与反馈迭代,确保研究成果高效转化为组合收益。开放包容的氛围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更好地推动投研能力代际传承。   业绩是生命线:以收益带动规模,以责任赢得未来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