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或进一步增持 基金经理看好港股三大方向
===2025-10-9 10:56:24===
市场的焦点可能更多从算力、芯片领域逐步扩散到AI应用,港股科技品种有望受益。田希蒙分析了AI应用的升级迭代带给港股科技市场的投资机遇。他表示,2025年以来海外AI应用加速落地,并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进,虽然已经形成趋势,但仍需等待进一步技术发展带来的明确爆点,并非一蹴而就。海内外人工智能模型的差距会重新收窄,2025年下半年或迎来新一轮核心模型升级。从估值端来看,目前港股科技板块估值具备显著优势。华安基金表示,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为23.32倍,位于近五年32.84%分位水平,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新消费与创新药板块仍有吸引力除科技板块外,港股市场的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也是投资者关注重点。消费方面,许廷全表示,潮玩、新茶饮、美妆美护等新兴消费领域有望继续保持较高业绩增速,具备较高吸引力,是公募机构重点关注的方向。医药方面,许廷全认为,随着美联储降息,投融资活动有望改善,CXO方向今年可能会迎来基本面拐点,具有比较高的配置价值。此外,持续看好国内创新药企研发成果以及海外授权合作的长期机会。谈及近期创新药板块行情波动加大,汇丰晋信基金的基金经理李博康认为,近期走势由内外部叠加的多重因素扰动导致。一方面,板块前期积累了一定的涨幅;另一方面,市场认为当前板块定价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李博康表示:“根据我们对重点药企的一线调研与交流,我们发现这些公司不管是在推进,还是在路上的BD业务仍然较多,短期市场没有给出过高预期,反而是比较良性的情况。”据李博康介绍,从行业节点来看,9月份是很多欧美大药企人员休假的时间,或导致BD业务推进速度放缓。往后看,10月到11月的窗口期,很多BD业务有望落地。从过往市场表现来看,BD业务是创新药企业催化和估值弹性的重要来源,但短期不确定性较大,从一到两个季度的维度来看,确定性会更强。目前,公募机构对于创新药行业的信心依旧维持在相对较高的位置。
document.getElementById(article_m).innerHTML=document.getElementById(article_p).innerHTML;
(责任编辑:关婧)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