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长盛基金黄翔:重塑公募考核逻辑协同支持高质量发展
===2025-10-9 21:24:16===
  编者按: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行动方案》指导下,基金公司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对普通投资者有何影响和意义?针对上述问题,邀请了长盛基金多位相关管理人员,他们将分别围绕公募行业费率改革,投资者陪伴模式的创新,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的建设,公募考核体系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国内公募产品类型及未来产品方向,践行信义责任、建设完善合规风控体系等核心问题,分享观点和思考。本文为系列访谈之六。   中证报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直指基金公司考核体系的深层问题,旨在推动行业从“规模驱动”向“回报导向”转型。行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导向、体系的优化完善,事关投资者的体验和回报,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针对行业及投资者关注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长盛基金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黄翔。   :改革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是《行动方案》的重要内涵,要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您认为公募基金从顶层设计上将相关要求融入公司战略,并制定清晰的实施路线图需要哪些环境和条件?   黄翔:《行动方案》要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旨在引导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人民性”本源。对于公募基金而言,从顶层设计上将相关要求融入公司战略并制定实施路线图,主要就是要放眼长远,形成“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公司立业之基”的共识。共识形成了,搭建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要充分利用考核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业务发展逻辑,而优化后的业务实践又成为持续完善考核机制的重要依据。   :任何改革都会存在阻力,并考验执行力。在行业推行长周期考核与薪酬递延,以及跟投等制度时,您认为基金公司内部会面临哪些挑战和难点?这些改革预计会经历怎样的过程,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黄翔:长周期考核打破了短期业绩导向,薪酬递延让收入兑现节奏放缓,跟投要求占用个人资金,部分人可能因短期利益受损而产生抵触。但是,只有坚持长周期考核,避免短视行为,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制度改革的全面落地大致会经历“初期适应调整、中期深化融合、长期成效显现”三个阶段。初期通过分层沟通缓解抵触;中期完善配套机制建设;长期引导团队聚焦价值投资,减少风格漂移与短期投机,提升业绩稳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