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沪指时隔十余年再上三千九百点 公募业绩首尾相差超六倍
===2025-10-13 10:52:20===
基金杜猛这些业绩领跑者管理的基金均聚焦高景气领域。这一现象背后则是中国经济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政策资源与市场资金向战略新兴产业集中。近百只基金业绩飘绿与“翻倍基”的高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余年间,仍有98只基金业绩累计亏损,其中67只基金收益率低于-10%,亏损最大的一只基金天治新消费亏损幅度高达55.3%,与业绩排名第一的首尾相差超过600个百分点,这种分化程度超乎想象。行业选择失误或是导致基金业绩落后的核心原因。这些业绩飘绿的基金重仓方向多集中在地产、传统消费、军工等传统领域,完全错失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成长赛道的行情主线。在市场轮动加速的背景下,由于投研资源的欠缺,一些基金难以跟上市场节奏,风格固化严重,未能及时响应政策与跟随产业趋势变化,造成基金业绩长期亏损。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公司投研实力不佳,投资风格不定,进一步放大了基金业绩亏损的影响。如天治新消费2021年的基金净值一度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不过基金经理频繁调仓追涨杀跌,几乎每个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中都有新面孔,投资风格极不稳定,致使基金业绩一落千丈,短短数年间业绩腰斩。另外,业绩亏损的基金产品中,部分基金则受制于基金合同约定,在运作层面面临多重困境,加剧了业绩压力。一些地产、高铁、传媒、国防等主题基金业绩受制于行业发展下滑而长期亏损。如工银中证传媒、国泰国证房地产、南方中证高铁产业和富国中证军工十余年间净值亏损幅度在25%至40%之间。摒弃短期博弈 回归长期稳健十余年间,基金行业早已今非昔比,不仅投资策略更趋丰富,工具也愈发多元,对长期业绩的追逐不再局限于单一赛道。不难发现,业绩领跑者和业绩亏损选手对时代背景下不同行业的抉择决定了他们最终业绩的走向。即便对高景气行业进行了押注,也有不少基金经理因为踏错节奏而造成基金净值亏损。可见,对单一行业的投资虽可能获得短期高收益,但长期面临巨大的波动风险。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基金经理建议,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基金经理应该持续构建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平衡行业布局与分散风险,丰富投资策略,追求长期稳健业绩。在十余年间,业绩领跑的基金中,除了追逐高景气行业的基金经理之外,大成基金的刘旭和韩创、华安基金王斌、安信基金聂世林管理的基金凭借对优质公司的布局,亦取得领先业绩。刘旭是长期价值投资的典型代表,他管理大成高鑫的时间跨越10年,期间实现累计回报达到4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