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Figure AI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资金加速布局中
===2025-10-13 11:17:17===
效率提升 40%,家庭服务场景安全系数提高 60%。(二)成本下探打开万亿市场技术突破的同时,成本控制正成为行业主旋律。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减速器、电机、传感器等)曾占硬件成本 60% 以上,如今国产化浪潮推动价格 “跳水”:国华智能推出的谐波旋转关节模组仅 999 元起,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ODM 价格降至 14.99 万元起,相当于一辆家用轿车的价位。马斯克 “2 万美元以内量产” 的构想正加速落地,而 Figure 03 的量产规划,更让机构预测 “三年后机器人进家庭” 成为可能。三、投资逻辑:人形机器人的 “黄金三角” 机会(一)产业链受益图谱清晰浮现Figure 03 的落地将形成 “核心部件 - 整机制造 - 场景应用” 的传导效应:1. 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的主战场手指感知依赖高精度力传感器,视觉升级带动镜头与算法需求,关节驱动离不开谐波减速器。机器人 ETF (562500) 成分股中,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市占率超 30%)、汇川技术(伺服系统龙头)等企业已进入国际供应链。2025 年精密减速器论坛数据显示,国产部件性价比已超越日系产品,成本仅为进口的 1/3。2. 整机制造:从技术跟随到场景定义海尔 “HIVA 海娃”、乐聚 “夸父” 等国产机器人已在家电操作、工厂拣选场景落地,机器人 ETF (562500) 覆盖的工业富联、美的集团等企业,正凭借制造优势切入整机代工领域,享受量产红利。3. 场景应用:物流与工业先破局“人形机器人 + 无人物流车” 的组合已在快递末端配送试点,顺丰控股等成分股企业正探索这种新模式。中航证券测算,仅工业场景的机器人需求就将从 2025 年的 50 万台增至 2030 年的 300 万台,年复合增速超 40%。(二)政策与资金形成 “双轮驱动”政策端,《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设定年均增速超 20% 的目标,地方政府对机器人企业的研发补贴最高达千万元;资金端,机器人 ETF (562500) 的持续净流入印证了资本共识 —— 截至 10 月 9 日,其规模突破 200 亿元,是全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