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部分基金管理人调高旗下债基净值精度应对大额赎回
===2025-10-15 10:18:15===
  Wind资讯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的前3个交易日(10月9日、10月10日、10月13日,债券型基金整体净流出100.40亿元,平安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10余家基金管理人因旗下债券型基金遭遇大额赎回,密集发布了提高净值精度的公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股票型基金同期吸金近600亿元。   针对这一情况,多位受访人士认为,这既折射出市场风险偏好的切换,也考验着基金管理人的流动性管理能力与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智慧。   多只债基遭遇大额赎回   国庆假期后,多只债券型基金面临大额赎回的流动性考验。   10月14日,平安基金公告称,平安中债1—3年国开债指数C于10月13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公司决定自10月13日起提高该基金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八位,小数点后第九位四舍五入。   同日,金鹰基金、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基金管理人均发布类似公告,旗下金鹰添瑞中短债E、华泰紫金智盈债券E等均于近期发生大额赎回,计划调整基金净值精度。   据统计,10月份以来,截至10月14日,已有恒越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中欧基金等12家基金管理人先后宣布旗下债基遭遇大额赎回,提升净值精度。   “大额赎回对债基的冲击是多维度的。”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大额赎回会导致债券型基金的资产规模迅速缩小,为应对赎回,基金管理人被迫出售流动性较好的利率债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这可能引发债券价格下跌,进而导致基金净值回撤,形成“赎回—抛售—净值下跌—进一步赎回”的不良循环。所以基金管理人在产品运作上可能面临流动性管理压力增大、策略调整的难度增加和再投资的风险等挑战。   针对基金管理人调整净值精度的操作,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吴粤宁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投资者而言,基金管理人将基金净值精度提高至小数点后八位,能更精准反映大额赎回后基金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因净值计算精度不足导致的收益或损失偏差;对基金公司来说,调整净值精度是应对大额赎回的合规操作,能降低因净值计算问题引发的投资者纠纷或合规风险;同时,基金管理人通过公告明确大额赎回及净值调整情况,可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   股基债基资金流向分化   与债券型基金遭遇大额赎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股票型基金正迎来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