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基金金梓才:多资产轮动做时代的投资
===2025-10-20 8:20:15===
阿尔法越来越量化,如今ETF的规模超过了主动权益产品,作为一名主动基金经理,你是什么感受?
金梓才:我们依然认为,主动权益是中国权益投资未来的主流方式。正如我刚刚所说,贝塔在持续变化,阿尔法也在不断变动,所以很难开发出一种指数增长策略,使其适应所有市场,它往往只能在特定阶段跑赢市场。
因为开发某种带有阿尔法策略的被动产品,时间点大概率是滞后的。相关赛道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往往能更早捕捉到产业机会,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市场中研究和洞察产业变化,力争更具前瞻性地感知,并提前布局符合产业趋势的方向。
我们常说,当某一种风格的被动ETF规模发展得非常大时,可能就意味着这种风格已达到高点。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在底部阶段,这种风格的贝塔尚未形成市场氛围,大部分投资者也不会涉足,底部往往无人问津。
所以在A股市场,我们认为最不可取的做法就是做线性外推。采用被动指数化投资,很难跟上市场千变万化的贝塔和阿尔法。
中国证券报:你觉得未来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立身之本可以分为哪几种?
金梓才:只要是在权益赛道上表现出色的风格、行之有效的投资方式,我们都会予以采纳或积极发展。
一方面,若想在A股市场取得优异的收益,在某个阶段进行贝塔和阿尔法的挖掘,到下一阶段再开展另一个层面的阿尔法与贝塔挖掘,这必定是一种可行的生存之道。
另一方面,放弃追求极高的收益率,不过分追求极致收益,但同时要求降低波动率。行业配置较为分散,不进行深度的产业价值挖掘,而是将标的赔率和安全边际置于首位。这或许是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者颇为青睐的方式。
中国证券报:自去年“9·24”行情启动后,财通基金涌现出10余只翻倍基,你现在既是基金经理,又是财通基金为市场熟知的权益投资领头人,如何保证团队整体的投资水平?
金梓才:团队建设是我这几年大力投入的事情,随着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日益增多,以及中国产业格局加速演变,对个股的挖掘,越来越需要成体系、战术素养上乘、配合无间的团队来辅助执行。
“9·24”行情启动一周年之际,我们团队已产生了14只翻倍基,这背后是我们内部严格的培养和考核机制。在财通基金里,每个投资团队成员既会得到很细致的支持,也会有很严格的考核和筛选,表现突出的研究员晋升会非常迅速。如果把财通基金权益团队比作一个球队,那么那些球商高且勤奋的球员,会最先出现在重要岗位上。同样勤奋且能和团队
=*=*=*=*=*=
当前为第4/5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