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有的“+收益”有的“-本金”“固收+”基金同类不同命
===2025-10-20 9:10:19===
率债进行了波段操作。   股债配比与“+”策略成关键变量   尽管绝大部分“固收+”基金取得了不错的正回报,但仍有少量产品做成了“固收-”,例如,近一年以来,格林聚鑫增强、明亚稳利3个月持有、诺德增强收益等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回报均为负。上述3只基金均为规模不足4000万元的迷你债基,其中,格林聚鑫增强、明亚稳利3个月持有仅持有债券仓位,持仓多以利率债为主。诺德增强收益虽有一定股票仓位,但多只重仓股贡献了负收益,如圆通速递、深中华、广联航空、紫金银行等近一年以来走势不尽如人意,拖累了基金净值的表现。   整体来看,受股票仓位、债券配置、收益增强策略等差异的影响,“固收+”基金业绩分化较大,多数产品在“+”部分显著增厚了收益,而有的产品则沦为了“固收-”。Wind数据显示,近一年以来,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首尾业绩差异超过42个百分点,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首尾业绩差异超过35个百分点,偏债混合型基金内部业绩分化同样较大。   “固收+”基金核心差异体现在股债配比和“+”的幅度与方式上,预期收益、波动率及最大回撤幅度也差别较大。泓德基金人士介绍,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收益增强主要来源于可转换债券,并可持有因可转债转股等被动原因形成的股票等;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在保留可转债投资的基础上可投资股票,形成“固收+可转债+打新+股票”的多元收益增强结构;偏债混合型基金则具备更强的权益属性与进攻性,其投资策略更为多元,采用“固收+可转债+股票+打新+衍生品”组合。   由于对债券资产的配置差异较大,不同基金经理收益增强的策略也各不相同,造成“固收+”产品收益分化较大。   提供折中配置方案   9月以来,权益市场步入震荡区间,“固收+”产品再度成为发行热点,嘉实基金、建信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均推出相关新产品,对老产品的持营也十分火热。   “当前无风险利率较低,纯债产品收益难以满足需求,而权益产品的高波动性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固收+’理论上提供了一个折中方案,在规模上比较容易上量,受到渠道和个人投资者的欢迎,所以成为公司近期营销的重点。”一家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表示。   泓德基金人士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固收+”产品由于其股债混合、债多股少的特性,可能成为相对稳健、资产配置单一的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固收+”策略凭借其“固收打底、权益增强”的多元资产配置策略,利用股债两类资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