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代码也能训练机器人,机器人有灵魂了?_股票频道
===2025-10-30 12:02:42===
同步。灵创平台语音合成界面(来源:灵创平台官网LinkCraft产品使用手册)拖拽即编排: 复杂的动作序列和故事线,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时间轴进行“混剪”和“拼接”,如同剪辑视频一样简单。灵创平台智能编排界面(来源:智元机器人官方发布视频《智元【灵创平台】正式发布!》)如果说,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是“DOS系统”,功能强大但只能由专家操作;那么搭载了灵创这类平台的智能机器人(如智元灵犀X2),就进化为了“iOS”或“Windows”系统。它首次将“创造权”交还给了用户。正如iPhone的伟大不在于硬件本身,而在于其催生了App Store,使得全球数百万开发者能够为其创造无穷无尽的应用场景。灵创平台的出现,扮演的正是机器人领域的“App Store + 内容创作工具(如Photoshop/Premiere)”的角色。它打破了机器人应用的“孤岛效应”。过去,一个为A场景开发的机器人程序,很难复用于B场景。而现在,一个创作者编排的“迎宾舞蹈”,可以被上千家商场一键下载、同步演绎;一个爱好者设计的“咖啡拉花”动作,也可以被无数咖啡厅采用。这极大降低了应用的开发成本和部署周期,使得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正循环得以高速运转:更多创作者 → 更丰富的应用内容 → 更广泛的机器人部署 → 更多的数据回传 → 更智能的AI模型 → 吸引更多创作者。二、产业链透视:「软件定义」如何重塑机器人价值链灵创平台的发布,是“软件定义机器人”趋势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将对机器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产生深远影响。1.上游:硬件的“标准化”与“柔性化”以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传感器为代表的上游核心零部件,是机器人的“关节”与“神经”。在传统工业领域,零部件追求的是极致的刚性、精度与重复定位能力。但在“软件定义”的新范式下,上游硬件面临两大新要求:①标准化与兼容性: 软件
=*=*=*=*=*=
当前为第2/7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