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深度测评:别只看业绩!穿透持仓,一文读懂“固收+”的6种策略
===2025-10-31 10:22:52===
•曾刚:聚焦A股市场,策略比较积极,以可转债为核心武器进行大幅度的仓位择时,同时在股票端偏配TMT或军工等成长赛道。•刘志辉:重视自上而下的宏观配置,投资风格经历了从“深度价值”到“均衡偏成长”的进化,在坚定持有大盘股的基础上,对行业配置进行灵活轮动,也会采用国债期货管理利率风险。•吴迪:加入量化Alpha策略管理组合,近期持仓风格从大盘成长转变为小盘均衡。•姚秋:采用“股票+可转债”增厚收益,在主动进行大类资产择时的同时,将投资重心从A股成长股,转向港股价值股。下文,我将对上面提到的6位“固收+”基金经理以及其投资策略进行深度分析,重点关注其加什么,怎么加。希望通过这些代表性的基金经理分析,能够让你对于“固收+”的投资策略和增强攻略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张芊 | 广发聚鑫张芊独立管理的产品有4只,包括二级债基(广发聚鑫、广发集丰)和偏债混合型基金(广发招享、广发恒昌一年持有期)。其中,广发聚鑫(A类: 000118)是代表作。从历史持仓来看:广发聚鑫穿透后的“合并权益”仓位在22.8%至30.3%的区间内波动,中枢维持在25%左右。我们推测,基金经理对权益仓位有一个战略性的目标中枢,而非进行大幅度的择时调整。结合公开采访来看,张芊的投资框架更偏向于将权益资产维持在相对固定的战略性配置比例,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调整资产内部的结构(例如转债的股性债性、股票的行业风格等)来适应市场变化和实现超额收益。具体到细分资产,基金经理对可转债内部结构的调整非常主动和灵活:•前期(2022年):主要持有“偏股型转债”,利用其高弹性追求收益。•近期(2024年起):“偏股型转债”仓位大幅降至0,同时显著提升了“偏债型转债”和“混合型转债”的仓位。这一转变表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基金经理更倾向于利用转债的“债性”进行防御,同时保留其“混合型”资产的潜在期权价值,策略上由“进攻”转向“防守反击”。在股票持
=*=*=*=*=*=
当前为第2/8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