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测评:别只看业绩!穿透持仓,一文读懂“固收+”的6种策略
===2025-10-31 10:22:52===
4年持仓一度达到100%大盘股,风格上偏向成长。•近期(2025年中报):投资组合发生了显著变化,小盘股占比显著增加,同时在风格上变得极为均衡,价值、成长、混合三分天下。姚秋 | 广发恒悦姚秋单独管理的“固收+”基金有4只,包括二级债基(广发恒悦债券和广发集汇债券)和偏债混合型基金(广发稳信六个月和广发稳润一年),其中关注度较高的是广发恒悦(A类:010449)。与前面几位基金经理不同,姚秋同时将股票多头和可转债作为“+”部分的增强工具,是“固收+股票+可转债”三者并用的混合策略。从合并权益仓位来看,穿透后的“合并权益”仓位在13.0%到29.2%之间大幅波动,高低点差异超过一倍。这种对总仓位的积极主动的调整,说明基金经理会基于自身对宏观周期和市场大势的判断,进行积极的大类资产择时,以管理组合的整体风险暴露。该基金对可转债的运用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策略性重仓的过程。可转债仓位从2022年的几乎为零,系统性地提升至15%左右的中枢,成为组合中与股票同样重要的弹性来源。其中,主要配置“混合型转债”,并根据市场判断调整“偏股型”和“偏债型”的仓位,策略较为灵活。例如在2024年Q3市场波动较大时,显著增加了高弹性的“偏股型转债”仓位以提升收益弹性。从股票持仓来看:持仓重心转向港股:这是其股票配置的突出变化。从股票产业与行业来看:整体从“TMT+医药”转向“消费+港股金融”:•前期(2022年):主要配置TMT、医药、新能源等A股成长性行业。•近期(2024年-2025年):大幅增持消费(尤其是食品饮料)和港股金融地产(非银金融(HK)),同时系统性地降低了对TMT和医药的配置。这表明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转向了对稳定现金流、低估值和高股息资产的偏好。随着持仓行业的变化,对应的持股风格从“A股成长”转向“港股价值”:•前期(2022年):组合以A股的成长和混合风格为主。•近期(2023年至今):港股价值风格的占比大幅提升,成为组合中最重要的风格暴
=*=*=*=*=*=
当前为第7/8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