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测评:别只看业绩!穿透持仓,一文读懂“固收+”的6种策略
===2025-10-31 10:22:52===
露(最高达37.7%),而A股成长风格的占比则持续下降。这一转变与行业偏好的变化完全吻合。股票市值从“A股大盘”转向“港股+A股中盘”: 伴随着对港股的增配,A股大盘股的仓位占比从80%以上降低至40%左右,同时A股中盘股的配置有所增加,投资视野更加分散。总结上面比较详细地介绍了6位“固收+”基金的投资策略、持仓行业和风格特征,下面来做个简单的总结:通过上面这张表,我们可以在资产配置、增强收益的工具、股票配置及投资风格等维度看出6位基金经理的差异度:•从“大类资产轮动”来看,张芊倾向于将股票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比例,但会在可转债进行波段操作;其余5位基金经理都会结合宏观和市场的判断,主动调整权益类(穿透后)资产的仓位。•从“增强收益的工具”来看,张雪、刘志辉、吴迪3位基金经理的代表产品,“+”部分完全由直接投资股票来实现,基本不使用或极少使用可转债;张芊、曾刚、姚秋都会同时运用股票和可转债作为增强工具,策略更为多元;其中,曾刚是将可转债作为其主要的增强工具和策略胜负手。•在“股票地域配置”方面,曾刚、刘志辉、吴迪的股票组合完全聚焦于A股市场;张芊、张雪、姚秋的组合都是涵盖“A股+港股”,且两大市场的行业配置有差异性,以捕捉两地市场的不同机会。•在“股票持仓集中度”方面,曾刚(聚焦TMT/军工)和刘志辉(前期聚焦价值/周期)倾向于在特定阶段,将仓位集中在少数看好的行业上; 张芊、张雪、吴迪、姚秋倾向于将仓位分散在多个不同行业,以平滑组合波动,适应不同市场环境。文章内容比较长,如果你耐心看完,能够消化,我觉得你对于“固收+”基金,怎么加,加什么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对于你后续挑选产品也会很有帮助。文章来源:微积分量化价投
=*=*=*=*=*=
当前为第8/8页
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